甘做梨园育花人.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做梨园育花人.doc

甘做梨园育花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感谢各位的大驾光临,感谢省文化厅、省文联、省剧协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感谢从北京和外地赶来参加研讨会的各位先生、女士们!对我来说实在承载太重,担当不起。   50年对一个人来说是她的全部,在这50年中我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京剧事业,在松滋干了32年,调入省京剧院又干了20年。我为曾经为京剧这朵美丽的艺术之花流过汗、出过力而感到荣幸和自豪。在那个没有任何物质奖励的年代,观众的掌声就成了我前进的动力,观众的要求就是我前进的目标,借此机会,我要感谢松滋京剧团的领导和同事们,感谢省京的领导和同事们,是他们的力量感染了我,是他们的自我牺牲成就了我,是他们用双手托举了我。今天,我想起了许多教过我的老师,如林清、刘会兰、姜云霞、云艳霞、刘元彤、王玉蓉等等,虽然她们都已不在人世了,但她们永远活在我心里,是她们把我带入了京剧艺术的大门。在那个只有留声机的年代,老师是口传身授,一板一眼、一招一式的教学方法,使我终身难忘,不但教戏,还教我如何做人,她们说:“进了门就要终身相许,活到老,学到老,艺术没有顶峰只有高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有坚定这个志向,勤奋刻苦,加上良好的天赋,你才能成为一个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好演员。”如今我也是用同样的话告诫我的学生和青年演员:做人要正派,做戏要认真,训练要刻苦,荣誉要看淡。有人曾经问我:“戏曲演员这样辛苦又不赚钱,你到底为什么要坚持?”我的回答是:“为了心目中的京剧艺术,为了观众,为了追求完美!”为了她,我守住了这份寂寞和清贫。      中国的戏曲艺术特别是京剧艺术,一进门不是学戏,而是基本功的训练,说通俗一点就是要受皮肉之苦。练腰练腿、声训把子、手眼身法步、调嗓等等,一根用车胎和布包着的紧紧的练功带长年累月系在腰上,除了洗澡其他时间不能解开,导致腰部经常脱皮,钻心的疼痛也得忍着,戏曲演员都是如此。武功训练是每天的必修课,饭可一日不吃,功不可一日不练。老师说:“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基本功就像是高楼的墙角基石一样重要。小小年纪的我有着极强的忍耐力,从不叫苦叫疼,常给自己加码,别人6点起我总是5点起,别人跑30圈我总是跑50圈,仔细想想我这人并不是特别聪明,只是我比别人练得多一些,记得多一些,做有心人,所以我往往名列前茅,深得老师们的喜爱。13岁的时候,我得到了一次演主角的机会,从此在舞台上学会了开口说话,唱三言五句,到唱开锣戏,观众的欢迎大大提高了我的自信心,也算保住了我的饭碗。从此松滋京剧团慢慢结束了靠请外来演员支撑舞台的局面,14岁的我就担当主演,扛起剧团的大梁。   1959年,当时省文化厅一名官员点名送我到省戏校京剧科进修,陈校长、云艳霞老师对我这个外来的学生十分关爱,除正常课程外,还把我叫到他们的家里说戏,给我钱花,每个星期天好多同学回家了,我除了在教室里练功、打把子、背戏,晚上步行到民众乐园去看戏,当时李蔷华、陈瑶华、高百步等前辈每星期轮流演出,我大开眼界,如醉如痴,对后来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回到松滋县,我每年要演250到300场左右,即便如此,我还是坚持每天练功,这一时期的艺术实践为我后来创作新的人物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观众的要求和反映我是十分看重的,1983年武汉的一位观众写信给我,要我恢复《别宫?祭江》这出戏,我四处查找资料,自己排练,然后就到全国去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当主演是很辛苦的,既是体力劳动,又是脑力劳动,辛苦一生不被观众看好的大有人在。我不讲条件,只要有观众就全力以赴地对待每场演出,对于观众的反响我都能从中悟出点什么,比如哪个地方还需要加强,哪个地方还不够,下次应该怎样注意,这些都是老师无法教授的,只有在实践中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悟”,“悟”要贯穿演员的全部舞台实践。说到这里,我要感谢过去省里的老领导,是他们力荐我到全国各大城市去演出,并且说:“我不要你不为人知,我要全国都知道湖北有个杨至芳。”正在这时,李丹清同志调到了松滋京剧团,他是个事业心很强极有工作能力的领导,他提出了除传统戏外,要为我创作一出新的剧目带到北京去演出,当时剧团条件差,请了杨世雄导演、李连璧作曲,他们二人不图名不图利,为《岳飞夫人》这出戏的问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82年,首站武汉,随之到全国,所到之处都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也正是这出戏,我得到了唱、做、念、武全方位的展示。1987年我以《别宫?祭江》、《岳飞夫人》等剧目,实现了我省京剧界“梅花奖”零的突破,1992年获首届“梅兰芳金奖大赛”金奖。在这出戏的艺术上作了全方位的探索和创新,曲作者李连璧把程、张派的精华、剧情和人物需要,还有我的嗓子条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一次次演出,一次次修改,最终取得成功。   圆场是戏曲演员每天要练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