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nold-Chiari畸形治疗的不同术式疗效比较.docVIP

Arnold-Chiari畸形治疗的不同术式疗效比较.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rnold-Chiari畸形治疗的不同术式疗效比较.doc

  Arnold?Chiari畸形治疗的不同术式疗效比较 【摘要】 目的 探讨Arnold?Chiari畸形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差别。方法 对102例 MRI 证实的 Arnold?Chiari畸形病例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别行单纯后颅窝骨性减压,后颅窝骨性减压及枕大池重建,后颅窝骨性减压及枕大池重建并小脑扁桃体软膜内切除。结果 患者症状消失和改善共89例,总有效率87.3% ;3种不同术式的术后有效率分别为97.5%、80.5%、81.0%,其中单纯后颅窝骨性减压术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术式(均P<0.05)。结论 后颅窝骨性减压是治疗Arnold?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简单且有效的术式。 【关键词】 Arnold?Chiari畸形 后颅窝骨性减压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curative effect of Arnold?Chiari malformation. Method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102 patients alformation diagnosed by magic resonance imaging(MRI) ed differently by posterior cranial fossa depression,or posterior cranial fossa depression als, or posterior cranial fossa depression als and cerebellar tonsillectomy. Results The clinical signs and symptoms proved in 89 cases.So the total efficient rate after operation ent ore improvement than the other t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Arnold?Chiari malformation. 【Key alformation;Posterior cranial fossa depression Arnold?Chiari畸形(Arnold?Chiari malformation, ACM)亦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一种以小脑扁桃体下疝为主要特征并有延髓或脑干不同程度下移的先天性疾病,常与枕大孔区畸形并存,或合并脊髓空洞症,形成复杂的临床症候群[1]。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术后评定不一[2]。本文观察了我科自1996~2006年收治的102例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后颅窝骨性减压术、后颅窝骨性减压及枕大池重建术、后颅窝骨性减压及枕大池重建并小脑扁桃体软膜内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不同术式的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2例患者,其中男69例,女33例;年龄11~68岁,平均 41.3岁;病程1周~20年,平均5.5年。 1.2 症状与体征 ① 脊髓中央管损害症状:单侧上肢及手掌、指感觉障碍21例,单侧上肢无力11例 ,双侧感觉障碍28例。② 神经根刺激症状:颈、肩、背部疼痛及烧灼感17例。③后组颅神经及小脑症状:眼球震颤4例, 共济失调20例, 吞咽困难5例, 声音嘶哑2例, 肢体运动障碍15例, 行走不稳16例。④ 锥体束损害症状:单侧上肢及手掌指感觉障碍21例,单侧上肢无力11例。⑤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恶心、视乳头水肿10例。 1.3 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以颅颈交界区MRI 正中矢状位T1像上前颅点与后颅点的连线为准,测量小脑扁桃体在此线下的长度,小脑扁桃体均疝入枕骨大孔下3 mm以上,其中最低达第2颈椎椎体下缘。37例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脊髓空洞,13例合并幕上脑积水。 (责任编辑:admin) 1.4 手术方式 采用单纯后颅窝骨性减压术40例(A组),后颅窝骨性减压及枕大池重建术41例(B组),后颅窝骨性减压及枕大池重建并小脑扁桃体软膜内切除术21例(C组)。全麻后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通常采取右侧卧位,头架固定,枕下正中切口,切开枕外粗隆至C6棘突皮肤达枕鳞与C1~3棘突,严格沿项白线切开分离枕部肌肉组织,暴露上项线以下的枕骨鳞部及寰椎后弓。在枕骨鳞部钻孔,以枕骨大孔为中心于其上方及两侧范围内去除约4 cm×4 cm骨窗,寰椎后弓咬除约2.5 cm,必要时咬开枢椎后弓,骨性减压达小脑扁桃体疝的下缘。剥除增厚的寰枕筋膜,“Y”形剪开硬膜;锐性纵向切开小脑扁桃体软膜,由内吸出小脑扁桃体后,电烧软膜使其回缩,部分病例需要用脑板将小脑扁桃体轻轻抬起复位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