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世界文化汇聚之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吐鲁番世界文化汇聚之地

吐鲁番世界文化汇聚之地   吐鲁番东连哈密、瓜洲,东北为乌鲁木齐、石河子,西北则可达库尔勒、阿克苏。它北靠雄伟的博格达山脉,南临厚实的库鲁塔格山群,是古代丝绸之路南北线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民国版《新疆地理志》说“吐鲁番,地在哈密之西,汉时车师前王之地(交河城),后为匈与汉之折卫地,时属此、时隶彼、离合不常至”,史载汉曾与匈奴“五争车师”,直至汉宣帝车师正式归附,自此之后,吐鲁番就一直是中央经略西域的战略前沿 吐鲁番地理位置重要,而且土壤肥沃。“地势当天山之麓,往时为湖沼之地”,天山、博格达山融雪成河,浇灌出大片的优质农田。这里物产除粮食谷物之外,棉花种植面积辽阔,葡萄和葡萄酒生产也久负盛名,历来是生养人口的理想之地。从目前出土文物来看,吐鲁番至少流行过25种语言和至少18种以上的古文字,大量的文物和史实证明,这里曾是世界文化汇聚之地,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波斯文明、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在此留下了强烈的文化印记,萨满教、祆教、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和伊斯兰教都曾在这片土地上拥有过信徒 在未到之前,沙漠、戈壁、火焰山和暑日里高达70摄氏度的地表高温,还有葡萄沟、坎儿井和世界海拔最低的艾丁湖等还是顽强地构成了笔者对吐鲁番的机械印象。直到走进交河故城,徜徉于高昌古城,流连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迷醉在苏公塔下,笔者才能强烈地感受到这个在世界文明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城市的伟大心跳。 黄昏时的火焰山 交河故城 东方的庞贝 从吐鲁番博物馆出来,沿老城西路一直向西,约10千米就能到交河故城。这一路平坦顺直,道旁杨树整齐茂密,过亚尔乡,四下田地里绿油油一片,看不见河流,却有淙淙流水声充盈于耳,那是坎儿井的巨大魔力。临近维吾尔古村时,平直的大路逐渐向西北蜿蜒,一条宽阔的河谷展现在笔者眼前,这就是雅尔乃孜沟。这条河沟中间耸立着长约1600多米、宽约300米、高约30多米的大型土黄色台地,台地之上就是吐鲁番地区最早的城市聚落――交河故城 水是城市营建首要考虑的因素。《管子“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与故城遗址的土黄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台下两侧河谷富含生命的绿色,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的交河故城,极像一片漂浮在绿水之上的细长柳叶。清代《西峪图经》说:“招哈郭勒出其北,郭勒之水分道南流,环城左右,即汉时交河旧地也。”这东西流淌的交河水充当了护城河,也是城市生命的守候者。被台地一分为二的涓涓河水不仅滋养了河谷的林木与庄稼,还在下游汇聚成雅尔乃孜沟水库,正在发挥更大的作用 交河故城在维吾尔语中为“雅尔和图”,意为“崖边之城”;《汉书“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自东南角登上故城,满眼都是土黄色的残垣断壁,院墙、隔墙、窑洞、壁龛、地下室等建筑遗存看似随意的散落,但城市机理清晰,街巷、佛塔、寺院和官署都?v历可辨。一条略宽的中央大道贯通南北,将城区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以台地北高南低的地势,城内自然形成了北部寺庙区、中部官署区和南部院落居住区3个区块。白日里,蓝天下的交河故城空旷孤寂;到了晚上,随着月亮的升起,河谷树林和黄土台地的颜色变得非常壮观,远处的山峰呈现出蓝紫色,黄色的土城里高高低低的建筑遗址,随着周围环境反射的强弱明暗呈现出神奇的色彩来,这一片是深红色,那一片是深紫色,那儿又是蓝色,这儿又是深黑色,变化多端,奇妙无比 对交河故城载有最早记述的应为《史记“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盐泽去长安可五千里”,其后“晋设高昌郡后属蠕蠕,称高昌国。唐时结突厥以抗唐,唐于此置西州(乐安城),至宋回鹘勃兴,元灭之为哈喇大州之地”。有元一朝,吐鲁番地区战火频仍,交河故城遭到彻底损毁,田园荒芜,人烟俱散。至明初洪武年间,礼部官员陈诚看到的已经是“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的景象。随后交河故城被彻底遗忘,就如同火山爆发覆盖了的庞贝城 直至19世纪末,西方探险家和盗宝者相继进入交河故城,把这座沉睡了500年的城市唤醒。先是沙皇俄国的彼得堡皇家科学院探险队,随之而来的还有德国的冯的大谷光瑞及著名的英国人斯坦因。他们不但第一时间全面考察了这座用“减地造屋,夯城为墙,掘土平路”法筑成的大型土城,还在废墟和寺庙遗址的清理中获得了大量壁画、雕刻和珍贵的文书,掀开了吐鲁番神秘过往的一角 高昌古城 火州边沿的文明高地 吐鲁番市区向东,经连霍高速行驶约二十多千米就可抵达火焰山景区,“其地多山,青红若火,故名火州。气候热。五谷、畜产与柳城同。城方十余里,僧寺多于民居”,经《西游记》小说的千年渲染,这里已经成为新疆最火热的景区之一。景区向南10千米就是高昌古城遗址,其平面上呈不规则的四方形,城市规模远比交河故城大。清《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火州)东有荒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