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素史克公司中国研发中心副总裁剖析.docVIP

葛兰素史克公司中国研发中心副总裁剖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葛兰素史克公司中国研发中心副总裁 鲁白谈“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鲁白NIH)儿童健康与人类发育研究所(NICHD)神经发育研究室主任,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精神健康研究所(NIMH)基因、认知与精神项目(GCAP)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创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 “创新”可谓这个时代最时髦的词了,它从早期的经济学概念发展到涵盖众多领域,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 何谓创新 当我们谈及创新,总会联想到像爱迪生、卓别林、爱因斯坦以及弗莱明这些有着传奇色彩的发明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们,他们的名字就是创造力和创新的代名词。 爱迪生,一生拥有近2000项专利,20岁就拥有了相当规模的公司,他把发明转化为产品,促进了新产业的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看来,“世界上没有无法可想的事情”;卓别林和爱因斯坦更是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艺术和科学的舞台以超人的智慧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弗莱明在偶然中发现了溶酶菌和青霉素,很多人认为是幸运之神对他特别青睐,然而在这看似偶然的背后如果没有非凡的想象力,就只能与幸运之神擦肩而过。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创新是一种用充满想象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想 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学之父奥斯本想象力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类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 人们通常认为创新是天才和艺术家的事情,跟普通人没有太多关系,而且,创新需要经验的积累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对创新的误读。那么,创新到底存在哪些误区呢? 误区1:创造力属于艺术家 在艺术世界,创造力总是首先被赞美。罗丹,开创了全新的雕塑时代;毕加索的一生都是与自由、探索和创造联系在一起的。当你在“思想者”前驻足,定会感受到作品深沉的美。 沃森和克里克于1953年提出的DNA分子结构模型可以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相媲美。他们出,遗传的基本物质——脱氧核糖核酸 (DNA)具有一种双螺旋的结构 两个年轻人,凭着有限的生化知识和晶体结构数据,和非凡的想像力,洞察力,提出了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结构模型。这一重大发现为探讨遗传的化学基础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引起了生物学的一场伟大革命。此后不久遗传密码问题就完全阐明。由于这一伟大科学成果,沃森和克里克获得了诺贝尔奖。 误区2:创造力需要打好基础 “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上世纪80年代的流行语,强调基础扎实的重要性,似乎等到基础打好了,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但是,知识经验基础的重要性有可能被高估了。 梵高摒弃了一切,教条,。 误区3:创造力是智商的函数 研究显示,智商和创造力之间并不呈正相关。高智商人群并没有体现出比常人更高的创造力。而有些智商并不很高的人却展示出出奇的创造力。 达尔文的进化论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他在评价自己时就说, “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 创新的心理障碍 如果说并非智商越高越有创造力,那么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存在哪些障碍呢? 障碍1:缺乏勇气 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必须有冒险的勇气,敢于承担失败风险是拥有创造力必备的基本素质。独树一帜的好莱坞电影导演伍迪·艾伦曾经说,如果你不是经常遇到挫折,这表明你做事没有很大的创新性。 马里奥卡佩奇,200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学与生物学教授他说:“我为什么成功?就因为我从来就不懂得什么叫做放弃! 障碍2:从众心理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会有从众的心理,希望符合常规,不要出格,不要标新立异,获得群体的认可。如果穿着不符合常规,会被认为是奇装异服;说话不符合常规被认为是奇谈怪论;行为不符合常规被认为是罔顾公德 理查德·费曼是曼哈顿计划的主要参与者,后来得了诺贝尔奖。他的许多观点行为都与众不同。一般认为被选入美国科学院是科学家进入精英群体的必经之路,他却觉得没有必要去就范常规,拒绝加入美国科学院。他说,被常规束缚,无异于固步自封,会抑制你的创造力。 障碍3:批评倾向,过早下结论 在一个新的想法面前,人们倾向于使用批评的态度,最常听到是:“这不可能”,“不对的”,“有人已经做过了”,“这里有一个问题”,“是的,但是……” 阿文·卡生因发明用左旋多巴治疗巴金森氏症而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他曾开玩笑说,一般诺奖得主都会经历三个阶段。其工作刚发表时,人们会说,“那绝不可能是对的”。过了很多年,很多实验室都证明了其正确性。人们又会说,“那的确是没有错,但这个发现并不重要”。又过了若干年,历史证明了其正确性和重要性。有人又会说,“这个发现的确正确也非常重要,但不是你第一个做出来的”。我们需要把批评放在一边,学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258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