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干涉1.3[光学教程]范长江.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的干涉1.3[光学教程]范长江

1.3.1 光源和机械波源的区别 第1章 光的干涉 (Interference of light) 1.3 分波面双光束干涉 1.光源的发光机制 普通光源发光的特点-非相干光 ?在同一时间有大批原子发光; ?就单个原子而言,每个原子都是断断续续发 光,每次发光时间极短(~10-8s)且一次只能 发出一个有限长具有偏振性的的波列。 ?同一原子先后发出的光及同一瞬间不同原子 发出的光的频率、振动方向、初相位、发光 的时间均是随机的。 E t t 2. 机械波: 独立振源持续,相位差能够保持不变。所以独立的机械波振源一般是相干的,因此通常干涉比较容易实现。 能够观察到干涉现象的条件: ①光源的相干性; ②接收器的时间响应能力(即可以分辨的最小时间)。 光源:早期光的干涉实验使用的大都是带虑色片的普通钨丝灯,单色性比较差,相干性也很差。 自1960年激光出现以后,使光源的相干性大大提高,从而使得光的干涉现象较易观察到。 接收器:较早以前光的干涉现象通常用人眼进行观察。人眼的响应时间约为0.1s。感光胶片的响应时间一般不超过毫秒量级。 随着快速光电接收器件的出现使接收器的响应时间从0.1s缩短到微秒、纳秒甚至皮秒量级。 用这样的接收器去观测光的干涉现象,就可以观测到干涉图样稳定时间较短的干涉现象。 一个原则:同一批原子发射出来,经过不同的光程的两列波。相位改变总是同时发生在这两列波上,保持着不变的相位差。 两种办法:分波面和分振幅 1.3.2 分波面干涉的实验装置 1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 Thomas Young(1773-1829) ,首先以极简单的装置获得了干涉条纹,开创了“分波面法” 双光场干涉实验的先例。这一实验的历史意义是重大的。 r0 屏幕 d P 杨氏双孔干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r?0 装置的尺度: S1 和 S2 面积相等, d : 10-4米量级, 孔直径: 10 -5 ~10 -4 米量级, 整个装置对称. r0 :米量级, r?0 :10 -2 ~ 10-1米量级. 屏幕上光强分布规律 式中 若光强 因此光强分布公式为: 单色光垂直照射单孔S ,屏幕上出现明暗相间的、相互平行的直条纹. 观察到的条纹形状 : 条纹间距: 光强分布曲线 ?? -4? -3? -2? -? 0 ? 2? 3? 4? *   若将小孔改为狭缝,除了明条纹更加明亮外,条纹会在缝长方向上加长.在? 、r0、d 不变的情况下,条纹的位置和宽度不变. 0 1 2 k -1 -2 0 1 2 -1 -2 0 1 2 -1 -2 白光干涉条纹 仅以三种波长为例 : 若用激光器作为光源,由于激光器有很好的相干性和较高的亮度,就可直接把激光投射在双缝S1和S2上,省去光阑S。 较低级次形成彩色条纹,越高级次,条纹重叠得越厉害,条纹由屏幕中心向两边逐渐模糊,较高级次条纹消失,变成一片光亮,干涉消失. 白光干涉这种零级条纹为白色的特征,提供了判断零级条纹的可能性,在干涉测量中常用到. 2 菲涅耳双面镜 杨氏实验装置缺点: 小孔或狭缝太小,容易出现衍射 菲涅耳双面镜和菲涅尔双棱镜实验。 ? 屏幕 ? ? ?? ? 干涉区 菲涅耳双面镜实验装置图 条纹间距为: 若以激光器作为光源,由于近于平行光,即相当于S位于无穷远,r??。则条纹间距为: 若用两相干光束间的夹角?=??表示,上式可写成: ? 对于He-Ne激光,当???????时 即每毫米内有210条亮纹或暗纹。 利用这种装置可制备全息光栅。改变两平面镜的交角,即改变两平行光束间的夹角,则可拍摄每毫米内条纹数不同的全息光栅。拍摄时将超微粒感光板置于干涉条纹的屏幕处使感光板感光,经显影和定影后,底板就可作为光栅。(正弦光栅) 3 菲涅耳双棱镜 菲涅尔双棱镜干涉实验装置如图,双棱镜的棱角又很小,一般小于1o。 A B 屏幕 干涉区 像 S1 、 S2 相当于杨氏干涉中双孔,L1+L2=r0 ,由 S 发出的光束经双棱镜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光束交叠区就是干涉区. S1与S2之间距为: 屏幕上条纹间距为 B A 4 劳埃德(洛埃)镜实验 L 0 x 条纹间距为 干涉区 1834年,H. Lloyd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