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附录古诗.pptx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下附录古诗

;关于作者; 赠从弟(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从弟:堂弟 亭亭:高耸的样子。 瑟瑟:形容风声。 一何:多么。 盛:大,凶猛。 劲(jìng):坚强有力。 惨凄:凛冽、严酷。 端正:直立挺拔 罹(lí):遭受 ;问题一:诗中的松柏树有什么特点? ;问题二:题目是《赠从弟》,内容主要却写“松”,作者的用意何在? ;考一考;;王勃(650-676);;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3.登幽州台歌;字伯玉,梓州射洪(现四川)人。唐代诗人。年轻时性格豪爽。 二十四岁中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直言敢谏,多切中时弊。 三十六七岁时随建安王东征契丹,所提建议不被采纳,反而受到降职处分。 三十八岁解职还乡,被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一岁。;登幽州台歌——背景;题 目解析;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古诗译文;;终南别业——背景;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解 题; 李白曾经身怀报国大志,但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唐玄宗将他召入长安并非是让他 施展其政治抱负,而只不过是将他看作御用文人而已。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768-824);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这首诗明显是劝张十八(张籍),你别老是忙着工作了,也别推托自己年老体弱,你到江头看看,柳色都多深啦,再不来,这早春的景致就看不到了!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 在远处,一大片刚露出头的嫩草一起映入眼帘,在数量上的优势下,我们就能看到那极美丽的绿色了。 而当我们走近时,因为映入眼中的草的数量相对减少,而稀疏草地覆盖下的土地又暴露了出来,自然就没有在远处看时那种一片绿海的感觉了。 ;问题二:“草色遥看近却无”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问题三:这首诗表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有哪些?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无题 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 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们广泛传诵的,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常命为“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首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颈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尾联) ——强作宽慰之语;;走近作者;;;;作品鉴赏      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 诗的后两句议论抒情。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苏幕遮; 范仲淹(989-1052) 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字希文,谥号“文正”。;政治家;写作背景;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 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