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说“木叶”》人教版必修5.pptVIP

高中语文《说“木叶”》人教版必修5.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木叶” 林 庚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为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黄叶 落叶 落叶 木 现象: “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说明 “木”为什么含有落叶的因素——诗歌语言的背后含有暗示性。 比较“木”和“树”各有什么特征? “木”在形象上有那些艺术特征? 其一,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其二, “木”不但容易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总结“木”和“树”的特征 1、特征不同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饱满浓厚)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象鲁迅(空阔萧条) 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 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 2、意境不同: 空阔 黄色--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 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疏朗 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繁润 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3、情感不同: 树——饱满、生命气息 木——疏朗、悲秋意味 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艺术特征吗? 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不是 写“木叶”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特点。 回首解题: 标题可否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 1、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而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改) 2、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三、拓展探究: 只要提到“木”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酒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4.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 归纳: 研读第5段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 (空阔) 树 木 满树的叶子 浓阴 水分很充足 浓绿 木头木料、木板 树干 落叶 秋天 微黄 干燥 “木”的这两个特征体现了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 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考点启发: 1.注意诗歌的炼字。 2.注意诗歌中的“一字之差,相隔千里。”的效果 3.注意诗歌中意象背后的暗示性。 月上柳梢头 杨柳岸晓风残月 别时茫茫江浸月 山高月小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月是故乡明 举杯邀明月 床前明月光 近水楼台先得月 明月几时有 秦时明月汉时关 美丽、忧愁、冷清、思念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月 在很多传统诗歌中,酒是愁的征。 *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杜甫 1“木叶”是什么呢? 2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到用“树

文档评论(0)

advs7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