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成语对古代汉语双音节词的保存
摘要:成语作为古代汉语遗存的活化石,在对古代汉语词汇的保存这一方面,已日益凸显出其作用和影响。从语言发展的轨迹来看,双音节词的出现是古代汉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成语的凝固作用下保存下来的古代汉语双音节词确实存在,且保存下来的双音节词不仅数量大,而且类别丰富,已经可以概括古代汉语双音节词的主要类别,语法特征也比较明显和固定。因此可以认为,古代汉语的双音节词作为语言发展的标志之一,在成语中得以完整且全面的保存。
关键词:成语;古代汉语;双音节词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⑴。“成语是熟语中最重要的一种即语言中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词组生动简洁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此处落英为初开的花。一说为落花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一般意义上重言就是重文,是指两个汉字重叠使用的语言现象,古汉语中更为多见。一般认为,重言词可分为叠词重言和叠字重言两类。正确诠释重言词对准确理解句意乃至文意都有重要意义。 幩镳镳镳镳例如,《国语》引述过《周诗》“莘莘征夫,每怀靡及”。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只用于形容学生,成为“莘莘学子”一语。
其有晋宋名迹,焕然如新,已历数百年,纸素彩色未甚败。复合词顾名思义是由一些词汇复合形成的,而且有可以复合出各种词类。复合后的词是属于哪种词类,这决定于复合词的后半部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1
⑴ 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版
⑵ 张清源主编,现代汉语知识辞典[Z],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
⑷ 转引处自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概要》[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4月第1版,第67页
⑸ 高小方主编《古代汉语》,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156页
⑹ 朱振家主编《古代汉语》(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2版,第55页
参考文献:
[1]田有成《成语古汉语简说》[J]载于榆林学院学报,2004年3月第14卷,第1期;
[2]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版.
[3]高小方主编《古代汉语》[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4]《中国成语大词典》[Z]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5]《古代汉语读本》(修订本)[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6]朱振家主编《古代汉语》(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2版
[7]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概要》[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4月第1版
[8]《古代汉语知识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On the idiom of the ancient Chinese two-syllable word in the preservation
Abstract:Remains of ancient Chinese idiom as living fossils, the preserv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vocabulary in this regard, has been increasingly highlighted the role and impact. The trajectory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the emergence of two-syllable word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In the idiom of the coagulation effect of preserv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two-syllable word does exist, and two-syllable words preserved not only in large quantities, and type of rich, ancient Chinese already summarized the main categories of two-syllable words, grammatical features are more obvious and fixed. It follows that the ancient Chinese two-syllable words as a sign of language development,In the idioms to the preservation of complete and comprehensive.
Key wo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docx VIP
- 施工现场车辆安全教育.pptx VIP
- 给排水系统学习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2025北京市十八里店乡人民政府城市协管员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输血科管理制度、程序性文件、SOP文件.docx VIP
- 05J909_工程做法_建筑专业图集.docx VIP
- 2021海绵城市设施通用图集.docx VIP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百合花》优质课(29张PPT)课件.pptx VIP
- 钢丝帘线压延机生产线(中文参考).doc VIP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预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