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蚕二号主要生物学特征观察.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蚕二号主要生物学特征观察

天蚕二号主要生物学特征观察   摘 要:天蚕二号品种,主要生物学特征与天蚕一号品种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差异性。主要生物学特征表现在幼虫不同龄期的体色、蛹色、成虫体色。采用蒙古栎养殖幼虫,千茧重达9.3kg以上,采用蒿柳养殖幼虫,千茧重达8.4kg以上。茧呈浅绿色,丝色保持原生态色泽,不褪色 关键词:天蚕;生物学特征;经济指标 中图分类号:S8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53 在研究选育天蚕一号品种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天蚕系列品种,因品种不同,主要生物学特征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差异性。幼虫体强健,发病率在2%以下,天蚕二号品种的主要生物学特如下 1 幼虫的外部形态 1.1 蚁蚕 蚁蚕体色呈浅绿色1~2龄幼虫头颅呈深褐色,亚背线呈蓝色线条,背线第1节两侧呈长方形黑色斑点,3龄幼虫头颅呈浅暗色,三眠起后,长方形黑色斑点消失,4龄幼虫头颅颜色由初期的浅褐色逐渐变为绿色,在龄期逐渐增加的同时,生长发育速度逐渐增快,至大蚕期出现深绿色气门,而背部为黄绿色,腹足与下线之间为暗绿色,待其长至5龄期,背部与侧面出现宝石碧绿色,其整体身躯为深绿色 1.2 头部 幼虫头部的颜色是随龄期增进而有所变化。1龄头颅呈深褐色,2~3龄头颅呈棕色,4龄前期头颅呈浅褐色,后期为绿色,5龄幼虫的头部呈明显的深绿色 1.3 刚毛 蚁蚕沿亚背线,气门上线的疣状突起基部呈黄色点状,生长黄色刚毛,刚毛基部突起呈黄色点状。气门下线的疣状突起基部呈浅蓝色点状,刚毛数为2~3根,刚毛顶端略有弯曲 1.4 尾部 幼虫的尾部与天蚕一号相同,第10腹节背面有三角形骨化区域,臀板各有一块三角形的兰斑,大蚕期臀板上面有三角形的黑边 2 茧(蛹)的外部形态 2.1 天蚕茧 天蚕茧呈浅绿色,茧形态为椭圆形,茧衣完整,茧柄长达10cm,茧型端正,茧层坚硬,茧层率达到9.3%以上,无阴阳茧的产生,茧的长度为5.8cm,茧幅4.5cm,群体茧大小均匀整齐,千粒茧重9.3kg,茧色呈浅绿色 2.2 天蚕蛹 蛹的形态与天蚕一号相同,蛹体呈浅棕色,蛹的头部钝,胸部宽大,尾部小而尖。雄蛹翅端尖,触角形状宽大突起, 雌蛹触角形状狭窄。雌雄蛹环节紧凑,解剖蛹体脂肪体细腻饱满,不粗糙 3 成虫(蛾)的主要特征 3.1 头部 天蚕成虫头部两侧有1对复眼,能够对光源做出反应;有1对触角,从触角形状来看,雌性成虫触角窄,雄性成虫触角宽,且较发达,从这一点可以对雌雄性成虫进行明确区分。另外,从腹部大小来看,雄性成虫比雌性成虫细小,且体长相对较短一些 3.2 胸部 成虫胸部由3部分构成,包括前胸、中胸与后胸,其中前胸相对偏小,中胸较为发达。前胸、中胸、后胸腹面分别长有一对胸足。成虫后胸长有一对后翅;中胸长有一对前翅,端部呈尖状,且外缘与后缘呈100~110°角 3.3 腹部 成虫腹部共10节,从外观上来看,雄性成虫能够看到8节,雌性成虫能看到7节。从大小上来看,比柞蚕成虫的腹部小一些 3.4 外生殖器 雄性成虫的外生殖器是由第9与第10个腹节组成,抱握器生长于第9腹节,且抱握力相对较差,交配过程中容易开对。与柞蚕雄蛾相比,天蚕雄性成虫阳经较小。雌性成虫的外生殖器则由第8、第9与第10个腹节组成,尾孔开口位于第8腹节,第9与第10个腹节转为产卵管,产卵孔位于末端 3.5 成虫色泽 从色泽来看,雄性与雌性成虫相对一致,双翅展开可达20cm,双翅正面为棕色,反面为深棕褐色,而双翅色泽与其头部、胸部、腹部及背部一致 3.6 雌雄性比 雌雄性比38:62。成虫交配时间是在20:00―4:30,自然开对,剪翅剪足,产卵高峰在黄昏至夜间。种卵孵化齐,收?时间短。在自然气候条件下,幼虫全龄经过49d,蛹期经过23d 4 卵的外部形态 4.1 天蚕卵的粘液腺 天蚕二号,成虫产下卵后,附有黑褐色黏液腺,对卵内幼虫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外观为浅黑褐色,并附有黑褐色黏液腺 4.2 天蚕卵的大小 种卵与天蚕一号相同,卵呈扁椭圆形,群体卵大小均匀,卵长径2.68mm,卵短径2.43mm,卵厚度1.75mm,卵扁平率对长径为65.3%,对短径为72.0%,克卵重为138粒。成虫产卵形成胚胎后,卵色呈浅棕褐色,历经15~17d进入滞育期,以幼虫态越冬。采用3%甲醛卵面消毒,轻柔种卵后,可清除卵表面的粘液腺物质, 4.3 主要经济指标 4.3.1 成虫产卵数多 产卵数均值达277粒以上,可与柞蚕成虫产卵数相媲美,显著的高于原生态天蚕成虫的产卵数 4.3.2 交配性能优良 采用现品种繁育种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