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贬谪文学”浅析(修改稿) (2).docVIP

中国古代“贬谪文学”浅析(修改稿) (2).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困厄的人生境遇与伟大的文学成就 ——中国古代“贬谪文学”浅析 张金星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中文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贬谪文学”的分析,探讨“贬谪文学”的产生原因、深刻内涵及其感人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贬谪,就没有“贬谪文学”;古代士人贬谪的经历推动动着“贬谪文学”走向发展和繁荣。“贬谪文学”具有极为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作家的创作高峰,体现了中国古代志士仁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其中深蕴的凄凉、悲怆的气质,积淀成为“贬谪文学”的悲剧性心理,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贬谪经历 “贬谪文学” 深刻内涵 创作高峰 中图分类号:I206.2 Difficult life situation and great literary achievements——Relegation literature analyses in ancient China ZhangJinXing (Quanzhou economic and trade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fujian quanzhou, 362000)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Literature to explore the causes, connotation and touching charm. In a sense, no relegation, there is no Literature; experience the ancient scholars Literatur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Literature has extremely profound thought connotation, become the writers creation peak, reflects the ancient Chinese people who are actuated by high ideals to the world their own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deep sad, sad temperament, has become the tragic psychology literature, has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Key Words: During his experience Relegation literature Profound connotation Creation peak “贬谪”是中国古代封建皇权对士大夫阶层实施专制统治的一种特殊现象,贬谪文化也成为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贬谪文人以贬谪为动力而进行精神世界的定位与重建,将仕途的不幸转化为文学精神的升华,把文学创作当作他们生命的另一种存在。贬谪文化中的诗文,经过了长期的孕育与流传,成为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乃至中华民族精神产生深远影响的“贬谪文学”。 一、贬谪经历成就了“贬谪文学” 贬谪是封建统治者对官员的一种惩罚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所谓贬谪文学,是指仕途不顺的文士遭受官职上的贬谪,身处异地他乡所创作的、以凄怨的倾诉或激愤的抗争为主基调的文学作品。“贬谪文学”是我国文学史上很有价值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文学史上那些最扣人心弦的诗文,大多是被贬谪的文人在他们官场失意之后创作的。骆宾王遭贬入狱,才有《在狱鸣蝉》;陶渊明归隐田园,创作《归田园居》;李白、杜甫、白居易千古流传之诗文,也是在被贬之后创作出来的。宋元明清,历代各朝也都有这样的现象。据考证, “迁”、“逐”、 “贬”、“谪”等极具类型化的语词,在贬谪者的诗文词赋中经常出现。根据尚永亮教授《逐臣与唐诗》的统计,在唐人诗作中,“贬”字被使用了19次,“谪”字被使用了271次,“迁”被使用了512次,仅在《全唐诗》所录唐人诗歌中, 贬谪现象被人们关注就达802次。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士人被贬谪,就没有“贬谪文学”这种文学现象。 贬谪文人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优良传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中国落魄文人有“发愤著书”的传统,但因个人的性格不同,造就了不同特色的奇文。贬谪士人多愁善感,往往心有所怨,情有所寄,不能自已,触景生情,情动于心,自然流露;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wjp0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