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考生答卷存的主要问题谈如何有效复习 郭福斌
高考复习
《从考生答卷存在的主要问题谈如何有效复习》
——以全国卷Ⅰ主观题为例
陕西省西安中学 郭富斌
2007年高考试卷分为全国卷和地方卷两大类,陕西省文科考生使用的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笔者参加了一年一度的高考评卷工作,感悟颇多,既有对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的,也有对考生答题情况的。前者,谈论的人很多,且不乏高见,故不再赘述;后者,反映了考生的学习情况,但与我们的历史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是必须重视的问题。下面就考生答卷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作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复习建议,旨在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教、学、考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考生平均得分情况统计
表1 近三年历史学科学生得分统计表(以陕西为例)
年 份
选择题
主观题
总 分
2005年(100分)
32.94(48分)
32.62 (52分)
65.56分
2006年(100分)
20.36(48分)
32.53 (52分)
52.89分
2007年(100分)
25.67(48分)
30.87(52分)
56.54分
历史学科在文科综合试卷中的总分是100分。据陕西省考试管理中心对文史类考生115573人的统计,学生平均得分为56.54分,难度为0.56,与2006年全国卷Ⅰ历史部分的难度基本持平。历史学科第一卷满分48分,学生平均得分为25.67分,比2006年高5.31分,统计难度为0.53,难度略高于主观性试题。第二卷分值52分,学生平均得分为30.87分,比2006年低1.66分,统计难度为0.59,比2006年有所增加。其中,容易题分值18分,占34%;中等题分值34分,约占64%。从试题结构、布局、分值看,符合试题命制应以中等题为主的原则。各题具体得分情况见下表:
表2 2007年历史学科第二卷学生答题情况统计表
题号
设问
能力要求
满分
平均分
难度系数
及格率
满分/零分人数
38题
1
获取和解读信息
9
5.62
0.62
48.6%
4222 / 1053
2
获取和解读信息
7
4.05
0.58
23.1%
285 / 3066
3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10
4.96
0.50
35.6%
453 / 7512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6
4.54
0.75
74.1%
42578 / 2457
小计
32
19.71
0.61
/
/
40题
1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4
1.89
0.47
29%
28.96%/40.62%
2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16
9.81
0.61
56.6%
1.32%/5.61%
小计
20
11.70
0.56
70%
/
历史二卷合计
52
31.41
0.59
/
/
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而答非所问
基础知识薄弱是历史学科最难解决的老问题,主要表现是:历史概念不清,历史线索混乱,对基本史实识记忆不准确。尽管2007年直接考查基础知识的试题数量有所下降,但其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不容怀疑,我们依然要高度重视。
如选择题第22题是非常基础的试题,但有67.7%的考生将此题答错。非选择题的第38、40题也有部分应用基础知识回答的设问,但由于学生平时的基础知识薄弱,所以失分现象也非常普遍。第38题总分32分,而学生的平均分不到20分。第40题第(1)问,很多学生不知道“绍兴和议”宋金分界线的划分,黄河、长江、长城、渤海、燕山、四川、吐蕃、大理、黑龙江等都被当成宋金分界线。更有甚者,把曲江与淮水、郑州与建康、黄河下游与浙江拉在了一条线上,而将此作为分界线。第40题第(1)问,陕西考生平均得分只有1.89分。答对的人数只有28.96%,该问难度为0.47,是第二卷中难度最大的。第40题第(2)问,一些考生答不出金都南迁“促进了民族融合”这样非常基础的知识;一些考生关于少数民族的基本知识匮乏,答非所问,以为 “金迁都燕京,使女真族迁入中原地区,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渐渐形成了新的民族——满族”。
二、不会利用给定的条件和要求审题
1.忽视试题设置的时空条件,抛开限制回答问题。
暂且抛开答案内容正误不谈,仅从试题时空要求来看,问题也很典型。如38题第(3)问,一些考生置1939年9月21日这样明确的时间于不顾,把材料一的背景确定到1942年,认为“《联合国家宣言》签订,美国已加入反法西斯同盟”;一些考生对材料二提供的1940年12月17日的时间视而不见,判断其背景是珍珠港事件爆发或“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后,为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还有些考生认为,是二战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第(4)问把时间限定在抗战时期,但不少考生把时间下延,答到二战结束以后,其回答如下:“美国对华援助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