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细胞的能量转换器.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细胞的能量转换器重点讲义

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 研究方法: 用标记氨基酸培养细胞,用氯霉素和放线菌酮分别抑制线粒体或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蛋白质的合成,找出线粒体、叶绿体中合成的蛋白。 在线粒体中合成的蛋白只有20多种。 在叶绿体中合成的蛋白60多种。 不同来源的细胞,表达的产物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叶绿体蛋白质组成的来源: ctDNA编码,叶绿体核糖体合成; 核基因编码,细胞质中合成; 核基因编码,叶绿体中合成。 三、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转运 线粒体蛋白质的转运 蛋白质合成定位的特点:后转移方式 转运前的状态: 伸展的前体蛋白 N端的蛋白质信号序列称导肽 前体蛋白=成熟蛋白+导肽 导肽的特点: 1)多位于N端,约由20个氨基酸,富含精氨酸、带羟基的 氨基酸。 2)形成一个两性的α螺旋,带正电荷的亲水氨基 酸和不带 电荷的疏水氨基酸分别位于α的两侧。 3)对转运的蛋白质无特异性的要求。 转运后的状态: 信号序列在导肽酶的作用下,被切除。 形成的成熟蛋白重折叠。 被转运蛋白所到达的特定部位: 外膜、内膜、膜间隙、基质。 进入不同部位的蛋白具有不同的转运途径。 信号序列 定位 转运装置 信号序列位置 位于N端,富含带正电荷的和疏水的氨基酸,形成两性α螺旋,完成转运后被切除。 基质 TOM TIM23 ??????????????????????????????????????????????????????????????????????????????????????? 不被切除,含疏水性的停止转移序列,被安插到外膜。 外膜 TOM ??????????????????????????????????????????????????????????????????????????????????????? 被切除,含疏水性的停止转移序列,被安插到内膜。 内膜 TOM TIM23 ??????????????????????????????????????????????????????????????????????????????????????? 含两个信号序列,首先转运到基质,第一个信号序列被切除,第二个信号序列引导蛋白进入内膜或膜间隙。 内膜 膜间隙 TOM TIM23 ?????????????????????????????????????????????????????????????????????????????????????? 结构类似于N端信号序列,但位于蛋白质内部。 内膜 TOM TIM23 ????????????????????????????????????????????????????????????????????????????????????????????????????????????????????????????????????????????????????????????????????????????????? 为线粒体代谢物的转运蛋白,如腺苷转位酶,具有多个内部信号序列和停止转移序列,形成多次跨膜蛋白。 内膜 TOM TIM22 ??????????????????????????????????????????????????????????????????????????????????????? 蛋白质的转运涉及转位因子。 蛋白质的转运涉及多种蛋白复合体,即转位因子(translocator,图7-28),由两部分构成的:受体和蛋白质通过的孔道。主要包括 ①TOM复合体,负责通过外膜,进入膜间隙,在酵母中TOM70负责转运内部具有信号序列的蛋白,TOM20负责转运N端具有信号序列的蛋白,这两种蛋白的功能都相当于内质网上的SPR受体,在人类线粒体中hTom34的功能与TOM70相当。TOM复合体的通道被称为GIP(general import pore),就相当于内质网上的SEC61复合体,主要由Tom40构成, 还包括Tom22, Tom7, Tom6和Tom5; ②TIM复合体,其中TIM23负责将蛋白质转运到基质,也可将某些蛋白质安插在内膜;TIM22负责将线粒体的代谢物运输蛋白,如ADP/ATP和磷酸的转运蛋白插入内膜; ③OXA复合体:负责将线粒体自身合成的蛋白质插到内膜上,同样也可使经由TOM/TIM复合体进入基质的蛋白质插入内膜。 图7-29 线粒体内外膜的接触点 线粒体蛋白的运送过程 蛋白质解折叠、转运、重折叠。 Simon 布朗棘轮模型主要观点: 蛋白在

文档评论(0)

putaoshu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