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上课用.pptVIP

【历史】第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上课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第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上课用

复习提问;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过程(三个阶段);一、背景:明清——封建社会晚期; 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 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   福建泉州晋江人,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 性的思想家。   泉州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李贽的祖父两辈都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   他26岁中举,由于不拘于官场和礼教的束缚,所以为官20余年辗转各地任中下级官员,经历坎坷。   1580年辞官,后专心从事讲学和著书,61岁削发为僧。因其批判社会现实,最终以“惑世诬民”的罪名被捕入狱,不堪迫害自杀身亡,时年76岁。;二、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 顾炎武,江苏人,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家、诗人。青年时曾参加抗清武装斗争,他学识渊博,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国家典制、郡邑掌故等都有研究,其诗堪称清诗冠冕。他能文能武,却不走科举之路,明、清朝廷多次请他做官,他都坚拒。他为人刚正,重视做人的品德修养,且擅长理财,他在山西创办的票号钱庄经营成绩卓越。他大力批判宋明理学,提倡“经世致用”,主张理论为现实服务,以经学济理学之穷。顾的学术主张和爱国主义精神颇受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称赞。北京报国寺西侧有其祠堂。;王夫之1619-1692);2.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 P17 (1)生平:抗清、著书 (2)进步思想: ①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②限制君权,保证民权:提出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3)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4)评价:抨击封建君主专制,推动反专制斗争。; 黄宗羲在论经济政策时说道:“(将不切于民用者)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仰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请回答下面问题 (1)黄宗羲的主张与我国古代传统政策有何歧异? (2)指出黄宗羲这一主张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1)黄宗羲认为农业和工商都是“本”,都应该重视和发展,应该“痛绝之”的只是工商业中不切民用的有害因素。而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政策则以农为“本”,工商为“末”,重本抑末,重农抑商。 (2)黄宗羲的主张是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黄宗羲不仅在经济上把工商业提到与农业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可贵的是能把工商业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因素同工商业本身加以区别对待。这种认识和主张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当时是进步的,对今天也有借鉴作用。 ;3.顾炎武——经世致用 P17 (1)生平:弃科举,探救国 (2)进步思想: ①经世致用(实践求真知,解决现实问题)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4)评价: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4.王夫之——唯物思想 P18 (1)生平:抗清、著书 (2)进步思想: ①世界是物质的,是不断变化的,有规律可循 ②考察研究认识论;朴素辩证法思想 (3)代表作:《船山遗书》 (4)评价: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划时代意义。;(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 (2)学术思想上: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主张“经世致用”,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努力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何谓“经世致用”?   指的是一种治学思潮,要求将经书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1)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称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近代梁启超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 (3)王夫之: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认为“气”(物质)在先,“理”(精神)在后,认识来源于实践(唯物主义认识论)。;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1、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批判: 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②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 ③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继承:①主张和谐发展 ②敢于探索,强调力行 2、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 ;小结;知识结构;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汉武帝

文档评论(0)

mk80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