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中毒.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东区第十七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中毒 捌伟 (福建农林太学动特科学学院) 擒要l乌头(aconitumchincnsc)属毛茛科植物。其植物主根为乌头.侧根为附子.独根为天雄.均可入药,是临床常 用的祛风散寒、除痹止痛之品,且附子还有回阳救逆之功。其有毒的成分为乌头碱,内服3~4mg即可导致死亡。常 见的中毒原因有:用药过量;炮制不当;煮时过短;个体敏感.乌头碱经消化道或破损皮肤吸收,主要从肾脏和唾 液排泄。乌头中毒临床以口舌四肢发麻、头晕眼花、心悸胸闷、呼吸困难为特征. 关健词:乌头中毒毒理学教治 乌头(aconitumchinense)是中兽医常用中草药,其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川乌或草乌。其植物主根为 乌头,侧根为附子,独根为天雄。均可入药,是l|缶床常用的祛风散寒、除痹止痛之品,且附子还有 回阳救逆之功。其有毒的成分为乌头碱,但如果用法或用量不当,可导致动物中毒或死亡。下面将 乌头中毒的原因、症状、中毒原理和救治方法作一综述。 1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ehinense)属的分类及毒性 乌头类药物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篙等。川乌、草乌、附子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性味 辛、甘,大热有毒,川鸟、草乌可温中散寒、祛风止痛,附子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临床用之恰 当,可起沉疴,救危逆。因其毒性大,用之不慎,中毒者亦屡见不鲜。乌头类药物均含乌头类生物 碱,对心脏毒性大。其中以雪上一枝蒿毒性最剧烈.口服150ml即可中毒,是川乌、草乌毒性的几 十倍。草乌的毒性大于川乌,附子为J|I乌的子根加工品,其毒性小于川乌。附子药用有三种规格, 盐附子毒性大于蒸制过的黑附片、白附片。乌头碱对中枢神经有强烈兴奋作用。直接作用于心肌, 先兴奋,后抑制,用量过大可导致心肌麻痹而死亡。 2中毒量 5.09:落地金钱0.9~2.49;助授山虎3.09。 3中药化学成分 4中药化学鉴定 残渣加7%盐酸羟胺甲醇溶液10滴并滴加氢氧化钾的饱和甲醇溶液使呈碱性,置水浴上加热1分钟, 用冷水冷却,滴加稀盐酸调pH值至2-3,加三氯化铁试液1-2滴与氯仿lml,振摇,下层液显紫色。 5毒理学 华东区第十七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乌头毒性极强,因品种、采集时间、炮制、煎煮时间等不同,毒性差别很大,炮制过程中生物碱 含量可损失81.3%,不同地区附片毒性测定可相差8倍之多,其总生物碱含量与其毒性强度问无平 行关系,而与乙酰基含量有较大关系。疲劳、出血、饥饿的动物毒性可减弱,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亢 进者易中毒。中毒量可使犬心动过速、室性纤维颤动、扑动。它对心脏的作用,部分由于迷走神经 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其直接对心肌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熟附片中毒时的心电图改变与乌头碱相 似,大量阿托品对熟附片中毒之兔、豚鼠的心电图有改善作用,但不能防止动物死亡,但有报告对 乌头中毒之小鼠可降低死亡率,使乌头碱某些毒性症状延迟出现。临床应用大剂量阿托品抢救乌头 中毒,可以减轻症状,使心电图恢复正常。利多卡因可显著降低动物因乌头中毒的死亡率。干姜、 甘草与熟附片同煮,可使后者毒性大为降低,并降低动物(兔、小鼠)死亡率或延长死亡时间。此 外金银花、绿豆、犀角亦可解毒。乌头碱在离体心房所引起的纤维颤动,普鲁卡因、抗组织胺药、 中国移植于日本的川乌(少部分用此实验),在加压罐内用J1001公斤,平方cm40分钟进行处理, 此时乌头碱已分解,强心成分为一种耐热的无毒的非生物碱部分,对离体蟾蜍心脏具有强心作用, 而其毒性(半数致死量)则为原生药1/150;处理后附子不出现唾液分泌增加、全身痉挛等中毒症状。 乌头冷浸液在一定量时作用与乌头碱~样(引起兔血压下降,心律紊乱),煎剂则毒性减弱对离体心 脏表现强心作用,进一步从乌头根中分离出氯仿不溶性物质,为非生物碱成分,耐热、毒性减弱, 却具有强心作用,并阐明了乌头经炮制、煎煮后,使有毒成分分解,而强心成分不变,因此认为中 医所用附子的作用,是由乌头碱分解产物及其非生物碱强心成分的综合作用。有用离子交换树脂及 色层分离提得强心成分,但在室温22℃时仍表现毒性。其强心作用可因采集季节(5.9月采者引起 心传导障碍,11月至翌年2月采集之乌头及开花期采集之叶均表现强心作用),实验时的室温(20 ℃以上毒性占优势,18℃咀下则强心作用占优势)、保存期间(放置1年以上强心作用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