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爆流生成環境與觀測-市立北一女中.docVIP

微爆流生成環境與觀測-市立北一女中.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爆流生成環境與觀測-市立北一女中

微爆流生成環境與觀測 研究者:黃馨儀 指導者:劉清煌 教授 金若蘭 老師 零、摘要 微爆流是一個劇烈天氣系統,在台灣地區幾乎沒有完整的個案資料,而在國外所觀測到的個案也多半是在實驗計畫中所得到的。因此,研究微爆流並非如研究其他天氣系統一樣容易。本研究針對過去在美國所觀測到的個案做一有系統的回顧,並探討產生微爆流之天氣系統。因微爆流發生時會伴隨強烈的風切,本研究最後探討台灣地區用以偵測低空風切的LLWAS系統。截至目前為止LLWAS並未偵測到微爆流之個案,故本研究選取2001年9月16日納莉颱風侵台時所產生的強烈風切為分析之個案。本論文之結果摘錄如下: 一、微爆流發生時間多發生在氣溫偏高造成對流旺盛,具有強烈降水的五到七月。 二、微爆流發生最密集之時段則為十二到十四時,與平均一天內氣溫最高的時段吻合,故可知高溫是微爆流生成的條件之一。 三、本次採用的皆為美國個案,由地圖可知其多發生於北方乾冷氣流與南方的濕暖氣流交會,大氣極不穩定且多強烈對流的美國中部大平原上。故可推知微爆流生成須在熱量及溼度上變化極大之處。 四、當天氣系統中存在有雷雨雲、積雲、弓形回波,以及巨爆流時特別容易產生微爆流。且濕微爆多分布於較濕潤地區,乾微爆則分布於內陸。 五、由2001年9月納莉颱風侵襲時在松山機場LLWAS所偵測到的低空風切,發現風速在3-5分鐘內可由15節增強到45節(S07測站),而附近各站的風速風向也有明顯的改變,所產生的風切可達微爆流之強度。此風切雖然不是微爆流所造成的,但其結果可與日後真正的微爆流個案做比對。 壹、前言      暑假時為了尋找專研題目,翻閱了不少地科方面的書籍,然而始終找不到理想的題材。但在有天讀高二下的地科課本,看見這個前所未聞的新名詞——微爆流(microburst)後,我便對這個在台灣極少聽過,而且課本上又介紹不多的天氣現象產生了許多疑問,例如:台灣有微爆流的記錄嗎?微爆流是怎麼被發現的?微爆流的生成環境有哪些條件?要如何偵測?……。這些問題一直在我的腦中縈繞著,使我對它有了濃厚的興趣,想對它做更深入的研究。因此,我便決定以它的生成環境及分類作為本次專研的題目。      本報告的內容結構:      第二部分將介紹微爆流的歷史、相關破壞之觀測及微爆流之分類。 第三部分介紹產生微爆流之系統。 第四部分為微爆流之實際觀測與偵測。 藉由此研究對微爆流有更進一步之了解。 貳、微爆流的歷史、相關破壞之觀測及微爆流之分類 一、什麼是微爆流     微爆流是一種小型的劇烈天氣系統,其近地面層(100公尺以下)水平範圍少於4公里,最大風速可達75公尺/秒wind shear),這些氣流或外流現象,會在近地面層形成一股破壞性的水平方向吹散風(如同廚房水龍頭流出來的水,碰到水槽底部時,四濺開來的模樣),此吹散風即是微爆流。 二、微爆流的歷史及相關破壞之觀測 (一)1974年4月3-4日,美國發生148個龍捲風的超級大爆發(superoutbreak)。在之後的災害調查研究中,Fujita發現某些地區樹倒下的圖案非常特別。這些樹倒下時所排成的形狀異於龍捲風所造成的螺旋形,而是呈星爆流(starburst)狀,且放射中心處的樹幾乎都被連根拔起(圖一)。 圖一 西維吉尼亞州於1974年4月3-4日的龍捲風「超級大爆發」後,所遺留下的樹倒痕跡,顯示強烈的微爆流也可以形成如龍捲風般的破壞。 (摘自:Fujita 1985) (二)1975年6月24日,Fujita在美國紐約市研究東方航空公司66班次班機的飛安事故時,他以他的星爆流理論為基礎做出假設,再搭配以詳盡的FDR(飛安數據記錄器)數據與事故目擊者的陳述作佐證後,Fujita將這種氣流的型態命名為「下爆流」(Downburst)。這種風的強度足以吹落一架噴射機,但其尺度卻極小,故無法由地面風速表即時探測到,並向接近中的飛機發出警告,是一種極為危險的天氣現象。        在下爆流中心所拍得的空照及地面照片,皆顯示氣流在撞擊到地表或地面物體時,其方向會有由垂直到水平的變化。例如在下爆流中心的附近的玉米桿,都被從田中一處所爆發出的強烈直線風所吹倒或折斷。另一個例子顯示下沉氣流遇到傾斜的屋頂時會轉向,造成吹向玉米田的強烈水平氣流。一般來說,地面上的物體對水平氣流而言是扮演障礙物的角色,以致於會形成一條從物體處順風延伸而成的氣流較弱帶。但若不假定向下氣流會因傾斜的屋頂而轉向的話,就很難解釋照片上所見到的強烈噴射狀氣流了(圖二)。 圖二 (上)位處微爆流觸地中心的玉米田(1977年9月30日攝於印第安那州)           (下)由傾斜屋頂造成的水平噴射氣流所造成的痕跡。 (摘自:Fujita 1985) (三)本研究除上述兩個個案外,另有12個個案之分析,結果詳見附錄一。 三、微爆流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