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海经》到《说文解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4卷 第1期2008年2月忻州师范学院学报从《山海经》到《说文解字》 ????????????????????????????———论“凤”在中国先民文化中的形象流变 ?????????????????????????????????????????????????????? 黄交军 ???????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贵阳学院,中文系,贵州贵阳 550005) ??????? 摘 要:以《山海经》到《说文解字》中“凤”的形象流变为研究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从中发现“凤”的形象历经从单一走向杂糅,趋于多元,并蕴涵丰富的伦理美德的流变过程,最终上升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象征。 ?????? 关键词:《山海经》;《说文解字》;凤;先民文化;形象流变 中图分类号: H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 1491 ( 2008 ) 01 - 0038 - 03 1 引言 ?????? 龙与凤,往往被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凤艺术,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所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国各族人民大融合的历史见证。以凤为例,它充分反映了中国先民(中国先民的时间下限为东汉许慎时代)对凤凰的形象塑造和艺术加工。如《山海经》记载了上古丰富的神话传说,其中就有凤的原型描述。《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作者“许慎主要通过撰著文字训诂专书来汇集与解释古训”[ 1: 461 ],它与“六经”、“史传”、“诸子”古典文献密不可分,互相补充,共同表述“成体系的上古史实、观念、情感”[ 1: 463 ],有着关于凤完整形象的文字记录。文章以《山海经》到《说文解字》中“凤”的形象流变为研究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对中国先民凤文化进行探讨。 2 从《山海经》到《说文解字》:“凤”文化的形象流变“凤”在《山海经》出现多达12 处,如《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2: 16 ]由此可见“凤”身上有五种像字纹路“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 2: 457 ]?,为一种红色的五彩鸟,俗称丹凤。《韵会》:“雄曰凤,雌曰凰。”古时鸾凤常并称,如《山海经·大荒西经》:“鸾凤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 2: 397 ]鸾为凤的一种,故它的特征显然和凤近,如《山海经·西山经》:“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宁。”[ 2: 35 ]《广雅》:“鸾鸟,凤凰之属也。”《禽经》:“黄凤谓之鸾。”《汉书·司马相如传》:“宛雏孔鸾”颜注:“鸾鸟,形如翟而五采文。”《典略》:“鸾鸟者,神灵之精,其象五彩鸡形。”据此可知,从“其状如鸡”、“其状如翟(长尾的野鸡) ”的描述来看,凤并非有人所说的是一种根本不存在的动物,它取材于自然界中活生生的鸟类,其原型为鸡。只是因后人对它的不断改造,才使得逐渐失真、神化。从先秦古籍可寻觅这方面的文化踪迹,如《尹文子·大道上》: 楚人担山雉者,路人问:“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皇也。”路人曰:“我闻有凤皇,今直见之,汝贩之乎?”曰“然。”则十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皇,贵,欲以献之。遂闻楚王,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 原文主旨为:“世有因名以得实,亦有因名以失实。”该记载正好说明凤凰的最初形象来源于鸡,故路人误为凤凰实则山雉(野鸡)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这种误认甚至受骗本身往往隐含着历史的真实面貌,对后人具有事物原型的启示,需要我们拨开迷雾。 凤鸟与太阳(火)有着密切联系,俗谓“丹凤朝阳”,大约作为“鸡属”的凤鸟,原本就是长尾原鸡或驯化后的家鸡,它日出而鸣,先民认为太阳引来了鸡,或鸡唤来了太阳,总之二者密不可分。《山海经·南山经》:“凤凰,火之精,生丹穴。”《春秋元命苞》:“火离即凤皇。”《易》:“离为火。”《春秋考异邮》:“火者,阳之精也。”《鹖冠子》:“凤鹑火禽,阳之精也。”又“凤,火鸟。”从中我们可看出,古人对火(即太阳)充满着感恩之情,因为太阳带来了光明、温暖和生机,这对处在严峻环境里的上古先民来说是莫大的恩赐。“雄鸡一唱天下白”,人们以为鸡的鸣叫引来了太阳,是太阳神的使者,将对太阳的热爱移入到了鸡(凤的原型)身上,如《说文》:“雞,知时畜也。”[ 3: 76]《尚书·中候》:“凤皇司晨鸣。”《毛诗》:“凤皇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先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阳成为先民生存与繁衍的必不可少的祥物,而朝夕相伴的鸡也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首先就体现在它的声音和谐多样。《荀子·解薮

文档评论(0)

ogdy6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