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象特点浅谈王维、韦应物山水诗意境的不同.docVIP

从意象特点浅谈王维、韦应物山水诗意境的不同.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 教学论文 从意象特点浅谈王维、韦应物 山水诗意境的不同 颍州区袁集镇中心学校 李 静 二0一四年三月 从意象特点浅谈王维、韦应物山水诗意境的不同 颍州区袁集镇中心学校 李 静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意象特点上来比较王维、韦应物山水诗意境的不同。王维的山水诗的意境是清澈空灵、宁静致远、幽美的;而韦应物的山水诗的意境是凄冷、悲凉、孤独的。意境的不同主要从意象的特点来比较。最后从两位诗人生活的时代简单谈一下他们山水诗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王维、韦应物、山水诗、意象、意境 在诗歌的阅读中,我比较喜欢读山水诗,特别是王维、韦应物的山水诗。 王维、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两位诗人的山水诗都善于捕捉自然界中我们最常见的景物入诗,显示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追求。他们特别喜欢运用白描手法来描写山水之景。比如:“水曲一追游,游人重怀念。婵娟昨夜月,还向波中见。惊禽栖不定,流芳寒未遍。携手更何时,伫看花似霰。”(韦应物《再游西郊渡》)诗中景物的刻画非常简单:水的流动、月的美丽、鸟的可爱,诗人仅用“曲”“婵娟”“惊”等词描绘出来。整首诗不刻意雕饰,却彰显平淡自然之美。再比如王维的《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紅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白描手法的运用展现辛夷花花开花落的历史过程,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雕饰,但写得尽善尽美。 因此,王维、韦应物的山水诗中都有着平淡自然之风,朴素而不加雕饰的自然之美。但俗话说得好:“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王维、韦应物的山水诗在意境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在本文中我将从阅读他们山水诗的感悟和教学实践来简单谈谈两位诗人山水诗意境的区别。 读王维的山水诗就像品尝山涧清泉沁人心脾而又回味无穷。读韦应物的山水诗就像喝杯中清茶让人享受之时又有淡淡的苦涩,当然诗味的不同来自两位诗人所营造的诗的意境的不同。 总的来说,王维山水诗的意境是明澈空灵、宁静幽远而韦应物的大部分山水诗的意境是哀婉凄凉、静寂孤独的。 读王维的山水诗给人一种空阔、宁静致远之感,给我们留有丰富广阔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诗中一个“空”字写出山的空阔与寂静,但静中并没有让人有孤独之感,因为一个“响”字点破了山的寂静,化静为动,以动写静,突出了山的空阔幽静。“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是千古名句。在远离尘嚣的空山之中,诗人捕捉到自然的灵气。活泼泼的傍晚余晖通过深林照在山涧的青苔上,留下斑驳陆离的影子,整个画面空旷、宁静、祥和。作者就是这样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在选景写景时彰显景物明快、开朗的特色。试看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个“空”字写出了山涧的宁静,一个“惊”字和一个“鸣”字以动写静把山涧的宁静烘托到了极致。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抓住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春涧夜月的宁静空灵之美。这首诗只是用几个意象的组合而境界全出,把诗人那份拥山水于胸怀,感受山水给他带来的宁静与乐趣也写出来了。再比如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人把自己置于这种似真似幻的广袤之境中,与山水为伴与白云为伍,诗境空阔幽远。像这样的诗句在王维的山水诗中比比皆是。在诗人的笔下,明月是欢快的,白云是雀跃的,诗人淡泊致远的心境加上丰富瑰丽的想象营造出空阔宁静的诗境给人留下很大的审美空间和美感享受。特别是在这浮躁的时代,他的诗是世人解愁去烦的一剂良药。 韦应物的山水诗的意境相比之下就没有王维诗意境中的宁静幽远、空灵之美。韦应物的山水诗也擅长宁静意境的营造。读他的山水诗也能读出宁静的意境,但却有一种孤独凄凉之感。这是由于韦应物山水诗的意境是凄冷悲凉的。 读韦应物的山水诗,我常常能在他的诗作中发现“冷”、“独”、“惨”“萧条”等这些修饰意象的冷色调的词。如“一望秋山净、萧条行迹疏”(韦应物《秋郊作》)秋日的荒凉,一个“净”字全出,“萧条”一词营造出悲凉的气氛。“独照碧窗久,欲随寒烬灭。幽人将遂眠,解带翻成结。”(韦应物《对残灯》)诗人用了赋有意象特点的“独”、“灭”等词营造出的意境是孤寂、凄冷的。皎洁的月亮不是诗人的伴侣却照着诗人无法入眠。在这样寂静的月夜里,诗人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寂寞、凄凉、苦闷。再比如“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诗中的一个“冷”字描写出郡斋的空寂,郡斋的冷清让诗人想起了山中道士,想与他共饮来消除寂寞,然而在这满山落叶的空山之中如何才能找到他呢?此冷景悲境中的诗人,胸中是满满的寂寞与愁思。韦应物大多的山水诗大都是用冷色的景物描写悲凉的意境从而流露出诗人悲苦的心情。 在我的诗歌教学实践中,我也是通过让学生找

文档评论(0)

nhgd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