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常压溶解法回收再利用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pdf精要.docVIP

用常压溶解法回收再利用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pdf精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常压溶解法回收再利用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pdf精要

用常压溶解法回收再利用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ZHANJJE 20口6。27(4) 用常压溶解法回收再利用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 李健民编译 1 前言 日本的日立化成工业(株)功能材料研究所回收技术组 以纤维增强塑料(FRP)为代表的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 对环氧树脂(EP)、不饱和聚酯树脂(uP)等复合材料进行的 其强度、耐热性、耐化学品性、可靠性优异,所以应用领域广 解聚反应的研究表明,通过切断溴化EP的醚键,以及对uP 泛。但是,这些优点,恰恰成了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的难题。 进行酯交换反应可实现复合材料的回收利用。试验结果表 现在已实用化的再利用方法,是作为制造水泥的燃料和粉碎 明,在常压下,200℃左右,通过溶剂和催化剂作用,可以迅速 后作填料使用。但是,这些方法的成本比填埋处理成本高, 发生解聚反应,在溶液中发现了可溶解的处理液组分。表明 所以难以推广。为了普及复合材料的回收利用,开发成本比 常压溶解法是可行的,现在正探讨这种回收液的再利用方 填埋处理更低的回收技术是很必要的。 法。 另外,为了有效回收利用复合材料,还应尽量减少对复 另外,uP的回收再利用技术项目,还得到日本经济产业 合材料中各组分性能的破坏。为此,不能采用破碎法或粉碎 省和关东经济产业局的资金支持,以推进其产业化进程。 法,而希望保持复合材料原貌进行溶解处理。去掉粉碎工 序,不仅将复合材料的损伤减至最小,而且可大大降低成本, 2与以往技术的比较 还可避免粉尘带来的尘肺、爆炸等安全、卫生危害。 对于热固性树脂的化学循环利用方法有热解法、超临界 流体法、液相分解法、溶剂分解法等,各方法的比较见表l。 Tab.1 COmparisOn Of chemIcaI recycIe and reut¨ization techniques fOr thermOsetting resins 表1 热固树脂化学循环利用技术的比较 从表l可见,热分解法由于温度较高,复合材料中的增 为可溶性的,使复合材料中的各组分易于分离、回收再利用 强材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损害。超临界流体法,因需高温高 的一项技术。该方法适用的领域见表2。 压,设备造价高。溶剂分解法处理条件比较温和,是较好的 3.1 酸酐固化环氧树脂 方法,但是若不用催化剂其溶解速度很慢,而且需要预先粉 酸酐固化环氧树脂分子结构见图1。酯键在和单元醇的 碎。本文的常压溶解法,充分考虑了实现产业化的关键因素 酯交换反应中可以断裂,并溶解在单元醇溶剂中,在以碱金 之一——经济性,而且具有工艺简便,对复合材料的损伤小 属和金属氢氧化物为催化剂的场合,其分解机理是不同的。 的优点。 以盐为催化剂时醇的酯交换反应见(式1)。 RC0—0一R 7+R”一0H—}RC0—0一R”+R’一0H 3常压溶解法简介 (式1) 常压溶解法是将复合材料中的热固性树脂解聚使之变 收稿日期:2006一05一11 ·52· 万方数据 译 文 粘接20D6。27(4) Tab,2 Recove随bIe composite matenafs by atmosphenc sOIution methOd 表2能用常压溶解法的各种复合材料 预聚物 单体 Fig.1 Curing and depOIymerization mechanism Of anhydride·cured epOxy resin 图1 酸酐固化环氧树脂的固化及解聚机理 以氢氧化物为催化剂时,和(式1)的酯交换反应的同时, 生成碳酸盐的几率也很高(式2)。 R—C0—0一R7+KOH—,RCO一0一K++R7—0H (式2) (式2)的反应是不可逆的,反应生成的K’c0,盐不可能 再变成酯。若重新变回为不饱和的聚酯,必须加入强酸,使 之变为H,c0,方可(式3)。 RcO—O—K+一HCl—,R—CO一0H+KCl (式3) 此处生成的KCl,若重新变为KOH,必须熔融后进行电 解才行。在(式1)表达的醇与酯产生交换反应中,金属离子 并未消耗,所以从能耗及成本看来是理想的方法。 以磷酸三钾为催化剂、苯甲醇用作溶剂时,树脂的溶解 性最好,而且这些药品均为食品添加剂。这种溶解法可以用 于电机类的浇注线圈、环氧一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回收利用。 3.2溴化环氧树脂(溴化EP) 溴化环氧的解聚,是将连接溴化苯环上的醚键切断,这 种醚键由于溴的吸电子性而呈负电性,作为催化剂的金属离 子在此攻击,将醚键切断。图2就是溴化环氧解聚反应示意 图。对此反应的机理虽未进行详细探讨,但是已知在同样的 条件,未经溴置换的苯环醚键是切不断的。这种解聚方法可 以用于数量很大的溴化环氧印刷线路板的回收。  +小“戤。¨措+u+。争7旷 F

文档评论(0)

66631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