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潘灵与邓时海关于普洱茶的对话2005年8月13日下午三点,云南著名青年作家、知名文化策划人潘灵先生应邀驱车来到古云海茶庄,与台湾著名茶人邓时海教授及夫人见面。话题是从潘灵先生发表在《2005云南普洱茶·春》上的文章《邓时海与金庸》开始的。当潘灵先生入座,云南科技出版社的温翔先生将他介绍给邓时海夫妇,说他是该文的作者时,邓夫人指了指邓先生,谦逊地说:“将他与金庸放一起,高抬了他”。????潘:我写这篇文章,是我认为我作为云南的一个文化人,一个普洱茶爱好者,有责任站出来说话。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在不同的场合听到一些对邓时海先生的议论,说他是伪茶人,根本不懂普洱茶,这话让我很震惊。因为我本人正是读邓时海的书才认识了解了普洱茶的。坦率地说,我对普洱茶的接触不过区区几年时间。????邓:那潘先生原先喝什么茶? ????潘:喝绿茶,尤其喜欢龙井。我迷上普洱茶,跟一个叫阮殿蓉的同乡有关。阮殿蓉当了勐海茶厂的厂长,就向我推介普洱茶,说它是茶中之圣。我不以为然,照常喝绿茶,阮殿蓉见我死不改悔,就介绍了您的书给我看,边看边喝,就迷上了。我现在都有了普洱茶瘾,不喝不行。过去,别人送给我的龙井,我存在茶柜里舍不得喝,现在,我转手就送别人了。????邓:不错,喝茶,还是该从绿茶喝起,但滔先生,你省略了很多过程。????潘:什么过程? ????邓:先喝绿茶,然后乌龙、铁观音、东方美人,最后是普洱茶。这样,才有对比。如果先喝普洱茶,其结果是不想回头喝其他的茶了,这对其他的茶就很不公平。普洱茶具有深层陷阱,一旦陷进去,就很难再出来。喝茶就像一条路,快速抵达,就必然错过一些美景。????潘:邓先生不愧是行家,见解让人耳目一新。我知道任何见解都必须以文化作为基础。应该说,没有台湾茶人、文化人对普洱茶的文化见解,就没有今天的普洱茶热。????邓:是这样香港茶人对普洱茶也很有贡献。????潘:对,普洱茶藏于香港,发扬光大在台湾。对于普洱茶的原产地云南来说,对这两个地方都要心存感恩之心。面对非议,云南文化人不站出来说话,就愧对了为普洱茶的发扬光大做出了贡献的港台茶人。但要发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普洱茶,我没有话语权。有一天,我在书架上看到金庸,突然有了灵感,就想到把你比作“普洱茶的金庸”。????邓:谢谢您。????潘:关于《邓时海与金庸》这篇文章,我不仅仅是为邓先生写的,而是为所有关心普洱茶的港台茶人、文化人写的。我的目的是要让人知道,我们云南人心胸是宽广的,是包容的,是有感恩之心的。???(邓时海先生频频点头。) ????邓:潘先生,你是怎么来看普洱茶的? ????潘:在我眼里,普洱茶是一个向后看的茶。在茶的世界里,“新”本来是真理,而且是看似颠扑不破的,但普洱茶不相信这个真理。叛逆者在任何时代都是有魅力的。在所有的茶品中,普洱茶是唯一相信“旧”的,所以它也是孤独的。独树一帜,本身就是价值。当这独树的一帜上,写着一个大大的“旧”字时,就更有价值了。在这个时代,“旧”,从物质到心灵,都是稀有资源。????邓:越陈越香,确实是稀有资源欧洲的城市,精神很现代,外观却很古老。像巴黎,里外好几圈,完全是按传统力式建盖的,一走进去就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但淮也不会怀疑巴黎的现代性。有很多城市,表面现代,内在却是封闭的。普洱茶的“旧”,却暗合了这个时代新的健康理念。????潘: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上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形势较好,日本人追捧普洱茶;后来亚洲四小龙崛起,韩国、香港、台港也掀起普洱茶热。现在中国正在走向复兴,普洱茶又成了焦点。普洱茶似乎跟经济形势密不可分。????邓:任何艺术与经济基础都有关,我一直认为,普洱茶是艺术。从吃饱到艺术再到思想层面,有的需要随经济发展会逐步提高。????潘:你说普洱茶是艺术,这个提法很有意思。现在,大家都在读普洱茶文化,而你却把它上升到了艺术。????邓:在过去香港茶楼就时兴喝普洱茶,但仅停留在“喝”的层面。香港有很多普洱茶,茶楼师傅喜欢存茶,随时积累就有了很多老茶,行很多存老茶的茶仓至今仍在到1997年敏感时期,一些茶老板移民他国,他们整理茶仓,将老茶拿出来廉价出卖。台湾的茶商和茶文化人捕捉到了这个机会,抢购了不少,大批陈年普洱茶就这样流到了台湾。所以台湾的收藏家就得到了很多陈年普洱茶。台湾的茶艺也因此提升了档次。普洱茶从文化的高度,向艺术高度提升。老普洱茶存在高层次意境。金字塔从尖端开始,逐渐向下辐射,所以有十几年光景,台湾喝普洱茶成为一时之盛。说普洱茶在台湾得到了发扬光大,是确实的。????潘:对于云南来说,这两年有一个可喜的现象,普洱茶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饮品,茶商们开始从文化层面去了解普洱茶。六大茶山公司的阮殿蓉女土写了一篇《陈年普洱茶:时间的重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