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髓系白血病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及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探究
急性髓系白血病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及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探究 摘要:目的 观察去甲氧柔红霉素及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经MICM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DA方案,观察组采用IA方案,观察两组完全缓解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CR缓解率和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治疗中去甲氧柔红霉素较柔红霉素具有更高的缓解率
关键词:去甲氧柔红霉素;柔红霉素;急性髓系白血病;缓解率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造血系统的髓系原始细胞克隆性恶性增殖性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群,可以由正常髓系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造血祖细胞恶性变转化。故AML的诱导治疗非常重要,决定患者能否获得完全缓解(CR)和生存期的长短。本研究通过对36例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别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和柔红霉素诱导治疗,观察其诱导缓解率和不良反应,以寻找临床最佳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经MICM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32例患者中男26例、女6例;年龄14~61岁,平均年龄37.5岁。根据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分型标准,M0 2例、M1 3例、M2 13 例、M4 5例、M59 例。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血液系统肿瘤,故对其而言尽早获得完全缓解对长期生存至关重要。IDA是柔红霉素的类似物,是在DNR的蒽环结构中第4个碳元素上去除一个甲氧基团人工合成的,与其它蒽环类药物相比,具有细胞摄入量增加、抗肿瘤作用强、可透过血脑屏障、心脏毒性小等优点,因与其它蒽环类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可与多种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能发挥各药物的协同作用,有效杀灭细胞的同时还可减少耐药的产生,还能降低单种药物剂量依赖毒性,从而改善化疗的安全性[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IDA是一种具有较高治疗指数的药物,且有较高的完全缓解率,同时也不会增加其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丁艳,张晓玲,徐浩,等.去甲氧柔红霉素和柔红霉素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1):3170-3171.
[2]杨莉洁,刘波,董红娟,等.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3,5(21):1118-1119.
[3]Anonymous.Acute Myeloid Leukemia Cell Biology;Data from Zhejiang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acute myeloid leukemia cell biology[J].Geneticsamp;Environmental Law Weekly,2009.
[4]Bow E J,Gallant G,Williams G J,et al.Remission induction therapy of untreat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using a non-cytarabine-containing regimen of idarubicin,etoposide,and carboplatin[J].Cancer,1998,83(7):1344-1354.
[5]Hu Xiaomei,Liu Feng,Zhen Chunmei,et al.Effect and Prognostic Analysis of Treatment for Acute Myeloid Leukemia Using Chinese Drugs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J].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09,15(3):193-197.
[6]Gallegoscastorena S,Medinasanson A,Gonzalezramella O,et al.Improved treatment results in Mexican children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using a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acute myeloid leuk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