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打破“次元壁”-年轻人如此“包装”京剧
打破“次元壁”:年轻人如此“包装”京剧 《惜4K高清格式播放,引起了美国演出商的青睐
生于1996年的陈璐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作为戏迷的她曾与大她两岁的师姐贾如写过一篇网络爆款文章《戏曲也走国际范儿?先把翻译关过了吧!》。因为这篇文章,陈璐被北京京剧院青年导演李卓群邀请加入自己的团队,主要负责戏曲宣传
京剧是一个鲜有人包装、推广、宣传的行当,但李卓群觉得这个工作非常有价值。在陈璐眼中,这个“85后”导演“很有想法”,不仅用新技术包装古老的艺术,用电影的节奏重新编排京剧并在舞台上呈现,还曾为自己的京剧作品做过商业预告片,投放于地铁、商场及互联网,成为行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很多人如此评价《惜
“而且这个预告片非常美,完全是电影水平,每句戏词都有精美的英文翻译。”陈璐对《?t望东方周刊》形容她看完京剧预告片的感受
在李卓群的鼓励下,陈璐开始将对京剧与传统戏曲的观察与理解形成更多的文字和观点,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声,逐渐形成吸引京剧爱好者的磁场
李卓群喜欢用”高级”这个词形容京剧,陈璐则总爱说“洋气”。在由李卓群、陈璐等年轻人组成的团队里,对于京剧的新想法不断在碰撞中产生。无论在创作上还是传播上,对新技术、新语言的运用都可视为对京剧的一种“包装”,让传统艺术以更鲜活的面貌抵达普通观众
京剧商业预告片,4K的
2013年,北京京剧院开始尝试“制作人中心制”,这是北京京剧院面对市场的一次改革。集编剧、导演和制作人于一身的李卓群觉得机会来了,“我很明白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要用能打动年轻人的手法去包装传统艺术。”李卓群告诉《?t望东方周刊》
李卓群有一个原则:不能随意去嫁接话剧,刻意搞笑,以及采用无厘头的元素,“最高级的还是老祖宗的玩意儿,沉淀两百年了,这些都是精华。”
但是,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跟现代接轨?她发现,现在的年轻观众排斥京剧,主要是因为“慢”,听唱腔会昏昏欲睡,觉得时空都慢下来了,“他们现在可能还没到沉淀下来慢慢品的年龄。”
在“人鬼恋三部曲”《惜
这三部小剧场京剧基本上以爱情为主线,同时贯穿了因果善恶、家国情怀。很多人如此评价《惜
因为这三部作品,李卓群在京剧市场上树立了口碑。她感叹:“京剧其实生来就是非常高级的一门艺术。它并不过时,只是被人了解和认可的方式可能过时了。”
在李卓群看来,面对新观众,先有好戏才能谈推广。首先,必须保证戏的品质过关,同时,要让观众看到赏心悦目的宣传片、赏心悦目的扮相、赏心悦目的包装。之后,他们才有可能愿意走进剧场,享受短暂的时光
但“赏心悦目的宣传片”似乎更多属于影?作品。长期以来,京剧行业里并没有专门的戏曲宣传职位,一些院团近几年才建立起市场开发部。出于工作之需,李卓群曾经找过话剧和影视剧的宣传团队
这一次,曾有过传媒界和时尚界工作经验的李卓群决定拉朋友帮忙,拍摄“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商业预告片”――虽然她并不确定效果会怎样
2013年,《惜4K高清格式在公交、地铁、商场等公共空间播放,并引起了美国演出商的青睐
美国演出商告诉李卓群,《惜“很先锋,镜头语言张力很足,但其实走进剧场之后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戏曲,是另外一种风格。”
预告片在国外受到了较广泛的关注,在日韩等国家举行的推介会也很圆满。李卓群意识到,“艺术其实是没有国界的,完全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现代观众了解我们。”
对外传播,翻译也是一种包装
安徽姑娘陈璐初到北京就学时曾有点迷茫,“不知道将来干什么”。后来她学会了听戏,先是主要在视频网站上听,后来开始买票去剧场听戏,一大部分生活费都贡献给了戏票
为了找到更多趣味相投的伙伴,陈璐加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戏曲协会,还成为了会长,她写文案、组织活动、邀请戏曲演员和导演到学校进行互动
那一次,她邀请到了李卓群做讲座主讲人,两人第一次有了近距离接触。在沟通中,李卓群发现“这孩子很懂戏”
此前,陈璐曾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花影重门”上发布过一篇文章,《戏曲也走国际范儿?先把翻译关过了吧!》。这篇文章批评了戏曲在对外传播时翻译得不到位,并因此成功圈粉,带来了2000多人的微信公众号流量
李卓群对这篇文章的观点十分认同。她回想起自己曾找到夏威夷大学的汉学教授为京剧作品做翻译。当时,《碾玉观音》的剧名被翻译为“A Love Beyond”,在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许多人觉得名字非常浪漫,她有很多外国朋友“看到剧名就想走进剧场”
由此,李卓群意识到,在对外传播上,翻译也是对戏曲的一种包装。事实上,戏曲翻译确实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对提升剧种的文化形象是有害的。在她看来,需要有平台发出这样的声音,并且她觉得陈璐的文字既犀利又有专业功底,适合做传播工作
年轻人做给年轻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