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美古镇-人心向美古渡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美古镇-人心向美古渡口

扬美古镇:人心向美古渡口   李贵平 扬美古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西南部,距离南宁市区36公里。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繁荣于明末清初。最初是由罗、刘、陆、李四姓建造。当地因荆棘丛生,白花满地,故取名白花村。后来,随着时代发展,人心向美,更名为扬美镇 让徐霞客流连的古渡口 扬美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古树参天,翠竹成林,一派田园风光。一座座青砖瓦的老宅犹如停泊在左江岸边的船只,星星点点的紫色小花点缀着水塘,鸭鹅浮在水面,塘边的两头牛儿缓缓地摇着尾巴。小巷里、老宅门口,无论老者或是孩童都神态悠然。这里平时游人不多,许多居民占道晒着农作物,他们不时揩揩汗水,笑吟吟地跟路过的熟人打招呼,二舅姨爹姑妈喊得脆嘣嘣的 旧时扬美,“大船尾接小船头,南腔北调语不休。入夜帆灯千万点,满江钰闪似星浮”。徜徉在江边,我脑子里涌出千帆竞发、号子悠远的繁华旧景,一如梦回峡江,一个个有着古铜色皮肤的纤夫脚蹬砂石“嗨哟嗨哟”地拉着木舟,在激流险滩中讨生活 传说,明朝旅行家徐霞客从南宁乘船上左江,他一下岸就被沿江风光所吸引,后来他在笔记中写道:“自南宁来,过右江(入左江),岸山始露石,至扬美江,石始奇……余谓阳朔山峭濒江,无此岸之石,建溪水激石,无此石奇。”徐霞客很喜欢扬美这个古渡口,也喜欢这里淳朴敦厚的民风,他流连七八日才不舍地登船离开 临江街与梁烈亚故居 从临江码头拾级而上,我看见一道方柱圆拱的古闸门,门楣上书刻“临江街”三字。由此门进入,便是明清一条街。闸门石壁上,清晰地标记着1937年、1968年、1986年和2001年的洪涝水位 左江之畔的临江街,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总长300米,宽近4米。与其说这是一条街,还不如说是一条巷。很少有人走动,几只小鸡在低头啄食,阳光把它们的影子投射到苔藓遍布的墙角,为小巷增添了几分寂静。令人叫奇的是,整条临江街几乎是清一色的青砖瓦、砖木结构、木门石阶的明清风格民居 临江街中段,有一种“七柱屋”建筑,看上去古朴典雅。一个姓赵的住户说,这种建筑算是扬美镇一绝,住起来冬暖夏凉,建造结构颇有学问,即便墙体倒塌,还有木架撑住,屋顶是断不会塌下的,安全性很高 有两处古建筑不能不看看,一处是辛亥革命志士梁烈亚的故居,另一处是魁星楼。它们都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也都跟辛亥革命有关系 梁烈亚故居坐北向南,1922年被大火烧毁后重建,为抬梁式硬山顶砖木结构,四开间,青砖青瓦清水墙。梁氏父子均为辛亥革命风云人物。父亲梁植堂曾任孙中山机要秘书,武昌起义后不久因病辞世。儿子梁烈亚曾是广西会党首领黄兴暗杀团的成员,曾参与刺杀满清广州将军铁良,并参加镇南关起义。辛亥革命后,梁烈亚又积极投身抗日战争,购置大量军火,支援桂系部队对日作战,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上海文史馆馆员,1982年去世 另一处为乾隆年间建造的魁星楼。楼体呈方形,上小下大,雄伟壮观。魁星楼也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纪念地,黄兴曾在这里举行秘密会议,部署广西南部各地推翻清朝的武装斗争 步步高升的“五叠堂” 与临江街呈直角的另一条老街叫金马街。金马街上,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五叠堂”很有些特别 五叠堂老宅当然是五进。从第一进起,后面每一进都比前一进略高,一堂叠着一堂,象征步步高升。屋梁、台阶、房檐、斗拱、照壁、神龛、门窗被斜阳勾勒出浓浓的阴影。石墙外爬着常青的藤萝,在深秋季节还开得很茂盛 五?B堂门口,一名卖香蕉的大姐告诉我:房子的主人姓杜,清朝嘉庆年间人,善做豆豉,做出的豆豉又黑又香,他为人又厚道老实,从不短斤少两,生意越做越大,后来还到广东、东南亚一带开店,扬美豆豉因此享誉各地。老杜做豆豉发达后就盖起了这五进房子。 一般说起以前的大户人家,房子三进三出就已经很气派了,可想而知这五叠堂主人的富贵程度。如今房主早已不在了,房子也被改成酒店 另一处是黄氏庄园。黄氏庄园为民国时期一个黄姓商人所建。庄园共有三个门,大门朝南,二门、侧门正好与里面的东西向厢房客厅相望,门当户对。庄园内,种有木棉、牡丹、三角梅等 我在黄氏庄园附近的举人屋看到资料介绍:扬美先民,大多是南宋时从山东、安徽、广东乘着左江的舟船迁居于此,古镇以汉族人为主,可以说是壮乡的一个汉族聚居地。这些移民推崇科举文化,信奉耕读家传。扬美在明清两代就出了六个进士、四个举人、三十多个贡生。一代代青年才俊从老码头告别亲人,迎着朝阳,踏上求学经商的漫漫远航,数年后有的人乘船归乡,用学得的知识和求得的财富报效桑梓,荣耀故里 人心向美,天道酬勤 水是扬美镇的灵魂。有了清澈左江水的日夜陪伴,扬美人的生活从古到今显出令周边人艳羡的闲适意态。灌田浇树,用江水;淘米洗菜,用江水;游泳纳凉,用江水;冲街净巷,用江水;洗马刷犁,用江水……日夜不息的江水,映照的是摇曳不变的老屋,繁衍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