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蜜娃底傈僳人的天堂家园.doc
诗蜜娃底傈僳人的天堂家园
这是一个让人想珍藏的地方――广袤的草地,自在的牛羊,造型奇幻的大树间有条清澈的小河潺潺流过,快乐的傈僳族唱着牧歌好似在彩云间。它精致迷人,这就是――诗蜜娃底――“云雾的源起,居住的地方!”
出盈江县城一路向北,在曲折的密林中藏着一片诱人柔软的草甸。也许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在一个不经意的转弯之后,树丛中,我惊奇地看见了诗蜜娃底的一角。
诗蜜娃底位于盈江县城以北40公里,海拔约1000多米,冬季气候寒冷,面积约2平方公里,坝中多草甸,地势和缓起伏,冬季白霜铺地,黄草戚戚,春天梨花如雪,红花漫野,夏天绿草没膝,凉风习习,被称为德宏的“小香格里拉”。在这里,越野车失去了用武之地。我跳下车,在草上漫步。春天刚到,虽然不是最好的季节,但草甸一样美丽。四周延绵的小山将这片草甸温柔地包围,浅绿的地毯从树林深处缓缓倾泻而下,中间偶尔的起伏如波浪般勾勒出优美的线条。牛儿、马儿们星星一般散落其中,悠闲觅食,四周环顾却寻不见放牧人的踪影,也许他们从不为此担心。以我对傈僳族的了解,他们常居深山一般不下坝子的,可这里的傈僳族却拥有一块天赐的草场,这样就产生了第一代的傈僳牧民,这让我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好奇。
草是非常柔软的那种,深深浅浅地依偎。开阔的大地,让人想放声歌唱,几棵苍天大树伸展出奇特形状,好似精心设计过的盆景,非常别致。走近了,发现它们都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一条不知源头的小河从树旁流过,那种悠然的透明,让周围的一切都滋润起来。岸边的梨树就要开花了,人们说花开的时候一片白白的,衬着草地,像是梦境。遇上这样的风景,人都会自然想停留。我坐在在古木脚下,抬头欣赏这自然的杰作,草和泥土的芬芳在空气中弥漫给肺做了一次最好的净化和修养。夏天应该更美丽,那时草更绿,花都开了,传说中的“小香格里拉”,似乎可以想见了。眼睛和身心的收获,都让我开始羡慕起居住在这里的傈僳族。
带着草地的眷念,继续向北,我们来到苏典乡,见到放牧的傈僳人。和其他的傈僳族不同,这里的傈僳族居住在平坝。坝子不大,却很热闹。身边的傈僳妇女首先吸引了我的注意.她身穿传统的民族服装,艳丽耀眼――以五色面拼绣而成的长衣,绣花滚边,腰间镶有贝壳的腰带非常特别。头上戴蝶型的包巾,包巾的尾部也有彩色布料拼绣的飘带,上面绣有各色图案,还点缀了彩色的珠子和银泡。单从缤纷的色彩就知这是“花傈僳”。
正看得专注,同行的朋友告诉我这是苏典的女乡长。一张淳朴的笑脸在绚丽中透出一股自然与热情。我对她的衣服实在喜欢,于是话题就从此开始。
拼绣是傈僳服饰最大的特点,它并非是单纯色彩的搭配,传说这是傈僳男人胜利的纪念。古代有一位勇士,出征多次立下战功,那时候有规定:一等功挂红布,二等功挂黄布,三等奖则挂白布。勇士将每次的受奖都寄回家中,妻子一直悉心收藏,怕弄丢了就缝制成衣,每当想念丈夫的时候就把衣服穿起来。却发现衣服很好看,而且带着丈夫胜利的荣光。
虽然是传说,但这样的创意还是令人叫绝。贝壳,是傈僳服饰的另一个重点,无论妇女的装饰,还是男子的挎刀上,都整齐地镶嵌着精致的贝壳。他们说这也是与战争有关的纪念,贝壳拯救了战斗中的英雄……简单的物件在故事中鲜活闪亮,让人爱不释手。
见我喜爱,一旁的傈僳族老乡甚是高兴,硬是要送给我一个自织的彩色挎包做纪念,我很是喜欢。
背着挎包窜村寨,感觉自己就像本地的傈僳族一样。烈日当空,和每一张笑脸打招呼。一路上,我们在傈僳人家做客,帮大妈织布,看大叔做弩,大口喝下傈僳人的贵宾礼遇――米酒,单纯的笑在米酒中越发香甜。兴之所致地弹起弦子,就着院子跳起三弦舞。竹林深处,傈僳男女的深情对唱,穿透密林,深深地刻在心上。诗蜜娃底最优美动情的歌声一直陪伴,感觉像天堂。快乐是那么单纯,真实。我悄悄把属于这里的所有珍藏。
村头的樱桃花开得正好,这让人想起了傈僳的年节“阔时节”。阔时节,即新年的意思,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当樱桃花开的时候,就是一年的春天,万物复苏,人们喜庆地迎来新年。各地的傈僳阔时节时间都较为统一,一些地区大约都在公历的十二月内,一些地区则与汉族春节的时间相同。苏典的傈僳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九、初十举行阔时节活动。初春,寨子里的桃花开了,每到这个时候,傈僳族男子就弹起三弦,吹起葫芦笙、笛子唱起了“阔时调”。纯厚动情的歌声回旋在草场、林间。
随着悠悠的三弦,来自四面八方的傈僳族男女老少,渐渐涌入刀杆高耸、彩旗飞扬的阔时节广场,只为这一年一度的阔时节。阔时节的场地一般是寨子附近的空地,有的地方建有专门的节日广场。节日这天,傈僳族都穿着盛装,早早在节日场地汇集,形成了一片绚丽的景观。背着三弦的青年与艳丽的姑娘们说笑,老人们带着征战多年的弩,准备在今年的射弩比赛中证明自己宝刀未老。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