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京剧表演的程式化.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京剧表演的程式化.doc

谈京剧表演的程式化   程式化,也是京剧表演特点中较为突出的一个方面。什么叫程式化呢?以跑步为例,在舞台上跑圆场,就有严格的要求,要有一定的规格。程式的简单定义是:凡是把生活里的一些动作,按照一定的规范来进行提炼、概括、美化,形成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是表演程式。跑步就有跑步的表演程式,其他动作,也有其他动作的表演程式。除了表演以外,京剧的服装、化妆、行当以及音乐的板式等,都是程式化了的东西。   关于表演程式,可以再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来看。   大家知道,实际生活中的摔跟头,是常有的事。捧跟头,不是摔得四脚朝天,就是摔个大马趴,一般总是摔得狼狈不堪的。可是在舞台上,不但要摔得真实,而且还要摔得自然,摔得美。有出戏叫《御碑亭》,戏里有个旦角叫孟月华,她在下雨的时候往家里跑,不小心摔了个大跟头,连摔两三个,先是滑步,然后摔跟头,摔屁股坐子。还有一出戏叫《状元谱》,剧中有个小生陈大官,他挨了叔叔的打,叔叔用板子打他的腿,打他的屁股。打一下摔一个跟头,再打一下再摔个跟头。上述两种情况,无论是由于下雨路滑摔了跟头,还是被人打了个跟头,在生活中的真实形象,当然都是好看不了的。可是,在这两出戏里摔的屁股坐子,都很好看,很美。这种好看的优美的屁股坐子,都有一定的技巧,一定的规格,不论是哪个演员,在摔这种屁股坐子的时候,都得掌握同样熟练的技巧,遵循同样严格的规格。所以这种屁股坐子就成为摔跟头的一种舞蹈程式。   “虎跳”(俗称打车轮),向前双手按地,两腿抡起来,侧身翻一个360度的跟头。   “抢背”,面朝前,稍下蹲后拖起双臂跃起,待快要落地时,双腿一蹬将身体一翻,用大半个脊背着地。   “肘棒子”,和抢背的摔法一样,只是在下落时,基本以整个脊背着地。肘棒子比抢背摔得更沉重,更脆生,落地时更着实。因此,它比抢背难度大,更需要功夫。一般武生、武花脸摔肘棒子的较多。   “元宝锞子”,落地时,人像元宝形状,脑袋翘起一点,腿也稍扬起一点,用整个背部摔在地上。也就是说人跳起来以后,背朝下,整个脊背很结实地“啪”的一下,硬摔在地上。严格讲,摔这种元宝锞子是不太科学的,因为这种摔法,如果掌握不好,功夫不到,或方法不对,就很容易受伤。现在摔元宝锞子的戏并不太多。《金钱豹》这出戏里,孙悟空接金钱豹的飞叉的时候,一般就摔元宝锞子。   “吊毛”,面向前,跃起翻一个360度跟头,后背着地后坐在地上,然后立即站起来。在《四郎探母》里,杨延辉过关的时候,骑在马上,被杨宗保设下的绊马索将马绊倒,人从马上摔下来,就用摔个吊毛来表示。   “僵尸倒”,腰腿都挺直,背朝下(有的向前扑),整个身体硬摔倒下去,就像僵尸一样倒下,所以叫僵尸倒。僵尸倒,一般表示人死了,或表示由于惊吓、悲痛、绝望而引起的晕死、昏厥。《碰碑》里的杨继业,碰碑死去时,就用个僵尸倒。   “拧身僵尸倒”,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身体僵硬地向前扑,扑到离地不远的时候,突然间一翻身,背朝地躺下。这种拧身僵尸倒,较一般僵尸倒的技巧性更强,难度更大。《战冀州》里,由于叛徒的背叛,在马超出战时,其妻被叛徒活捉了,然后绑到城楼上,把她杀死扔到城下。马超受到极大的刺激,在极度悲愤之下,控制不住自己,晕死过去。这种极其强烈的感情,如果用一般的僵尸倒,就不足以表现了,因此,在这里就运用了拧身僵尸倒。   “乌龙绞柱”,背着地,躺在地上,扬起双腿,交叉旋转,连续打滚。男、女角色都可以用这个程式来表示在地上的翻滚。倒如《战宛城》里的邹氏,被张绣刺死的时候,就用连续快速的乌龙绞柱来表现跌翻在地、拼命挣扎的神态。   以上讲的各种舞蹈程式,都是在京剧舞台上表现由于不同的原因,摔得不同程度的跟头。当然,都是经过舞蹈化、夸张化、规范化了的。即使是在地上打滚也把它夸张化、舞蹈化、规范化、美化了。所有这些由于不同原因的摔跟头,用不同程度的各种程式来表现,这正是京剧表演艺术的特点。别的戏剧,如果表现摔跟头,就摔不出这样一些样式来。这倒不是说其他戏剧不如京剧,而是说明彼此表演方法不同。   在京剧舞台上表演摔跟头,不能千篇一律,必须有各种不同的摔法。比如抢背,萧恩是受伤后,自己摔倒的;有的是被人打倒的;有的是被人从马上打下来摔倒的;有的是自己不小心滑倒的;有的是晕倒的。尽管都摔抢背――使用同一个舞蹈程式,但由于原因不同,表现内容不同,人物情绪不同,那么,他(她)们运用舞蹈程式的姿态、幅度、节奏、劲头也就各异。   责任编辑 李红梅 4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