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陀螺王子木田光.doc
陀螺王子木田光
遇到木田光是在大麦地乡政府,从2006年的7月开始,这个30多岁的哈尼族汉子已经成为一个拿国家工资的人。由于他对双柏县作出了突出贡献,县里安排他在乡文化站工作既是表彰也是为了让他能够更好地传承陀螺技艺。当然到了农忙的时候他还要回家干上一场,毕竟做了30多年的农民而且家里人都还在村里。
木天光的家在双柏县大麦地乡河口村委会村是个31户共147人的彝族、哈尼族混居的小村寨。大麦地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丰厚,民族歌舞、节日、彝族毕摩文化、民族体育传承久远。在这里 有项开展十分广泛的群众体育活动――打陀螺,每年的元旦和农历三月十六,村村寨寨都要举行陀螺比赛。大多数家庭都有四五套陀螺,到了日子,家家户户都派人参与,不分男女老少,只要喜欢都可以上场。大麦地的陀螺比赛和我们儿时玩的用鞭子抽打,比旋转时间的玩法不一样,而是两人对打支靶的一家和打靶的一家,一攻一守,守者用靶绳缠于陀螺抽旋于地为靶螺,攻方在6米,女性为5米外用鞭绳缠绕陀螺抽旋抛击靶螺,以将靶螺击倒而自己的陀螺仍在旋转为胜。在比赛中,一对一对打打着了继续打,打不着换对方打旁边的观众还大声喊着“你家支败了”等呐喊声整个场面热烈欢腾。
冲都村是远近闻名的“陀螺村”,逢年过节,村中男女老少都要聚在一起打陀螺要么交流制作陀螺的技艺要么比试打陀螺技能高低。由于生活在这样一个民族体育气息浓郁的氛围里,木天光从童年时代起就喜欢打陀螺。木天光的父亲就是个陀螺高手,按他的说法:“我爹在当地就是最厉害的又遗传给我。”在七八岁的时候,木天光打陀螺就已经很准了。到了1986年双柏县为参加楚雄州第二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大麦地乡选拔运动员,16岁的木天光以陀螺第一名的成绩,开始了他自己的陀螺运动生涯。
谁也没有想到在接下来20年的时间里,这个小山村里的农民会获得这样多的荣誉。1995年、1999年和2003年,在昆明、拉萨、银川主办的第五、第六和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木天光都以优异的成绩和超人的技能水平,分别夺得了陀螺比赛项目的个人冠军:从1989年到2002年的云南省第四、五、六、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木天光4连冠。看着这个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敦厚汉子拿出来数十枚各种各样的奖牌让我们这些自以为见多识广的城里人都感到吃惊不已。
木天光拿出陀螺,给我们表演一番。现在的陀螺都是塑料的,重量不能超过900克高度在10至12公分,直径9至10公分。他说:“以前陀螺要用青香树来做每年八九月份砍树。”来到陀螺场是乡里按照全国比赛建的标准场,在大麦地已有7个村建成这样的场地,可见乡里对这项运动的重视程度。虽然不是正式比赛,木天光打起来仍然百发百中,陀螺飞旋出去,把靶螺击飞10多米远,而他的陀螺仍在场内旋转全国冠军的深厚功力不是吹出来的。
读完小学四年级后、14岁的木天光就开始了艰辛沉重的农家生活。也许是靠着遗传,也许是他勤奋的汗水木天光的陀螺从冲都村飞旋进了大城市,他也成为了楚雄州十大杰出青年,成为了双柏县政协委员。到乡文化站工作以后,他更是为这项运动在乡村、在学校的普及做了大量工作。他有两个女儿,也已经是陀螺高手而教出来的弟子,遍布全县各地。木天光虽然是哈尼族,但他却是一位毕摩文化的传承者,他在农闲时孜孜不倦地学习古彝语文字和彝族丧葬祭祀礼仪知识,主持过多次丧葬祭祀活动,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毕摩文化传承人。
打陀螺是人类最古老的运动,在我看来同标枪一样,都是在打猎中诞生的。只是标枪成了奥运项目,而陀螺成了民间的游戏。这种古老的运动在曾经的游牧民族中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不再用于打猎而是闲暇时竞争、娱乐的一种方式。在云南的大山间陀螺仍在飞旋。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阜阳剪纸艺术初探.doc
- 阮玲玉的第二份遗书.doc
- 阮的演奏艺术分析.doc
- 防止全球进一步变暖葡萄酒企业在行动.doc
- 防止桥头引道不均与沉降技术措施的探讨.doc
-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研究.doc
- 防治成果:科技防风治沙成效显著.doc
- 防治玻璃幕墙渗水浅谈.doc
- 防治落叶果树秋季开花的管理技术 .doc
- 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心得.doc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