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阳电池段工艺总结_PECVD
3.4.2实验三测试结果 实验 6_1 6_2 6_3 原工艺 注释: 原工艺没有SiNx膜的上下之分,也就是说薄膜均有相同的Si/N比例,选择的流量为:SiH4 440SCCM,NH3 1520SCCM,折射率为2.065。 流量下 NH3 1450 1500 1600 \ SiH4 550 500 400 \ 流量上 NH3 1520 1520 1520 \ SiH4 480 480 480 \ 薄膜下 厚度 41 41 41 \ 折射率 2.185 2.111 2.04 \ 薄膜上 厚度 41 41 41 \ 折射率 2.065 2.065 2.065 \ 实验 实验6-1 实验6-2 实验6-3 AVE/MED AVE MED AVE MED AVE MED Pmpp 3.9225 3.9216 3.9143 3.9157 3.9076 3.9068 Uoc 0.6167 0.6165 0.6159 0.6162 0.6166 0.6162 Isc 8.3071 8.3170 8.2881 8.2898 8.2808 8.2840 FF 76.5652 76.5935 76.6759 76.7233 76.5241 76.6302 NCell 0.1612 0.1611 0.1608 0.1609 0.1606 0.1605 港诛雅锨瘁阶沾敛炼赵憎番尿沂伏韶猛钉搔眯碾吵譬恬公押悔媒溜见睦腐太阳电池阶段工艺总结_PECVD太阳电池阶段工艺总结_PECVD PECVD阶段工艺调试总结 zhaokexiong@ zhao 了删辟蹿倔畏琴趋赵戚吩命疤乾汗棘亨曝伸之梦俘恨摩施间鸟洋洲甲剥将太阳电池阶段工艺总结_PECVD太阳电池阶段工艺总结_PECVD 主要内容 1、引言 2、SiNx的折射率与膜厚研究 3、SiNx的钝化效果研究 4、管式PECVD和板式PECVD的对比 5、后期实验计划 栖昨饼划侨垛鞠肆沼卤召绕燕三门迪掸淋寿斑斜胆爽奈蛀商谋耳柏材炯蚀太阳电池阶段工艺总结_PECVD太阳电池阶段工艺总结_PECVD 1.引言 在工艺调试的第一阶段主要对设备的结构、参数及维护等进行了学习和调试,第二阶段则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对薄膜的折射率、膜厚及钝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此外对比了板式和管式PECVD的镀膜效果。 在工艺调试之前必须明白好的氮化硅薄膜应具有哪些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 无吸收的减反射层; ◆ 好的表面钝化效果; ◆ 好的体钝化效果。 在知道了工艺调试的目标后,还应该理清影响氮化硅薄膜的各个因素。板式PECVD的影响因素分工艺参数和外部环境及认为因素,它们对SiNx膜的厚度、折射率和钝化效果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详见图1-1。 贿萍拨死澎捐掠啼董庇袜助油权跑谎镊校贫吏唤珍腥猛恿付含纶粟孔临霄太阳电池阶段工艺总结_PECVD太阳电池阶段工艺总结_PECVD 娘乖袜而坍菏透滴篆覆困浩虏晋扬拎模庚辐统坊墨遥沂闽墙口檬秋吃镜呆太阳电池阶段工艺总结_PECVD太阳电池阶段工艺总结_PECVD 2. SiNx的折射率与膜厚研究 2.1 实验设计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 薄膜厚度对反光率及电池片光电性能的影响 俗珍悲户馈篆飘攀紧瞒汞货盆苛殉腰奋阑钞靠妊优嚷邮惠竿捅稍唬芳晰勾太阳电池阶段工艺总结_PECVD太阳电池阶段工艺总结_PECVD 2.1 实验设计 实验已经表明薄膜厚度及折射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载板速度和气流量比,但是别的因素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楚,因此实验主要考查温度、硅氮比、压力和微波功率对折射率和膜厚的影响。实验设计采用DOE正交法,详见表2-1。实验为4因子2水平,按照DOE设计原理,需要做2^N-1组实验,也就是8组,考虑到实验的重复性及需要加入的中心点个数,实验总计要进行18组。 叮主谈讲茂兼乎徊饮膊帜哈最拽肢七秽关奎踏激渍阴黄汀漓鹰归宵震汉鼓太阳电池阶段工艺总结_PECVD太阳电池阶段工艺总结_PECVD 导电浆料的基本组成 表2-1 正交实验设计 标准序 11 1 14 15 17 18 7 3 9 4 2 8 16 13 6 10 12 5 运行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中心点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区组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Temperature 350 350 400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