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教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教程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张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并得出结论。本教学设计遵循这样的思想,设计了以“自读想象画面,自悟体会情味,交流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理解,教师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给予及时的点拨、引导和提升。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通过平凡事物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乡村风光图片、课文部分段落演示文稿);舒缓优美的伴读音乐。   2.学生准备:   家在农村的同学,想一想自己家乡值得自豪的景物是什么。家在城里的同学可在家长带领下体验乡村生活,向熟悉农村生活的人询问乡村生活情况。   【课时安排】   2课时。 (略案)   【教学流程】   一、媒体导入,激起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三、自读自悟,想象课文画面 ?   【教学流程】   一、诗意导入,直奔中心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作家陈醉云,他带着我们走进了诗情画意的乡村。这里,柳枝摇曳,流水潺潺,这里,野花遍地,果实满园。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陈醉云再次走进乡村生活,走进这平凡的农家小院,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 2.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指名读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齐读这句话。问题一:乡下人家在什么时候什么季节的景色最美?(强调“不论…不论…”),哦,我听明白了。那不论什么时候都有哪些时候呢?(早上、中午、下午、傍晚、夜晚),不论什么季节都有哪些季节呢?(春夏秋冬) 问题二: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怎样的风景?(强调“独特、迷人,板书)????设计意图:   二、走进文本,品文悟情   (一)  1.如果说繁华的都市带给我们的是喧闹与嘈杂,那乡村生活的美好就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让我们先漫步乡下人家的房前屋后,体会这一处的独特和迷人。   2.幻灯片出示挂藤满架:同学们,在房前的屋檐,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瓜藤满架)   3.这满架的瓜藤有何独特?你能用作者的话来描述吗?指名读。   4.装饰是指在身体和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你知道城里楼门前会用什么来装饰?(蹲石狮、竖旗杆)看到这样的装饰,你有什么感觉?(严肃、冷漠、呆板,不敢靠近……)   5. 农家小院的装饰却是攀着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子,点缀其中的青的、红的瓜,这样的装饰又会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色彩明丽,生活气息浓厚,别致亲切可爱,纯朴自然,春种秋收,夏可遮凉)   6.在这里,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乡下人家的可爱,我们也试着用对比的方式读一读,女生读青瓜碧藤的部分,男生读狮子旗杆的部分。   7.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是他们的心情却是多么愉快明朗,生活多么纯朴自然,这不正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吗?齐读最后一段。   (二)  1.农家小院的屋前,除了那绿绿的瓜架,我们还能看到色彩明丽的——鲜花,怎么描写的,谁来读读?我们大家边听边想象画面,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场景?它又带给你怎样的独特感受?   “朴素”和“华丽”本来是相对的,为什么课文中却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乡下人家所种的花儿都是常见易活的,不及城市人家盆栽的君子兰、文竹……那些花儿娇贵,高雅,所以说是朴素的,不过乡下人家园中的花儿依着时令无拘无束地不遗余力地开放,是那么鲜艳,那么明媚,装点了乡下人家的院落。所以,它们生命是华丽的!)   一年四季都有花相伴,农家人的心里怎能不高兴啊,这一派农家风光真是——独特、迷人!   (三)雨后春笋  1.从房前来到屋后,我们看到那一片片绿绿的浓荫,那是谁的身影?(竹笋)   2.老师读:“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3.如果把这句话浓缩成最奇妙的一个字来形容竹笋,你会选哪个字?    “探”。这个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冒、钻、伸、露……为什么作者却选中了“探”?(用拟人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的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3.现在你们就是这些小春笋,告诉我你那么快想从地里钻出来想看到什么?(学生想想表达)   4.哪个小竹笋愿意先探出头来,张望这个美丽的世界?用心读这一句,让大家感受到你深深的渴望吧!   5.让我们在在美妙的音乐中带着我们的渴望、带着我们的迫切

文档评论(0)

mmhgfdh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