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龙虾和他的山寨朋友们
龙虾和它的“山寨”朋友们
出自《博物》2013年09期
上期杂志(《博物》2013年8月号)封面上那只大虾威风凛凛,许多朋友都指着它说“好大的龙虾!”可是你知道吗,虽然它在餐饮界被称为“波士顿龙虾”,但却不是动物界真正的龙虾。此外,“小龙虾”、“澳龙”等名称也常常把人搞混。今天我们就来辨识一番吧。“龙虾刺身”是粤菜和日本料理中经常见到的做法。龙虾喜欢藏身在岩石和珊瑚丛里,还喜欢群聚,有时在一个石洞里能发现十几只大龙虾。
龙虾
胡须粗壮,没有“钳子”
餐厅菜单的照片上,常会有一道“高档大菜”:一个大盘子,一端放了个巨大的虾头,另一端放了个虾尾,中间是满满的白色虾肉,这就是正宗的龙虾了。它给你的第一眼印象,可能就是那特别粗的“须子”。再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每条腿的末端都是一个“尖儿”,连一个“钳子”都没有。这两个特征是正宗龙虾的名片,尤其是没有大螯,因为龙虾在动物分类中就中属于“无螯下目”的一个科,具体来说,它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十足目-抱卵亚目-无螯下目-龙虾科。虽然我们在饭店的玻璃缸里看到的龙虾,只有红、青两种颜色,但其中包含了很多种类。中国的东海和南海出产的中国龙虾、日本龙虾、杂色龙虾,都很常见。而所谓的“澳洲龙虾”,并不是科学上的叫法,它囊括多种产于大洋洲海域的龙虾。一般来说,“澳龙”身体通红,足呈金黄色,价格比普通龙虾要高得多。龙虾肉十分爽滑,不加任何调料就已经很美味了。一般的做法是刺身、白灼、焗龙虾,粤菜里还有“龙虾三吃”:肉生吃,虾头放椒盐来炸,再用虾尾熬成鲜美的粥。市场上的“澳龙”有时还指另一种虾:澳大利亚的红螯螯虾,它属于“拟螯虾科”,生活在淡水里。这种虾有螯,一般呈青绿色,成年雄性大螯上有一条鲜红的带状薄膜,红螯螯虾也由此得名。它比小龙虾要大,肉也比小龙虾甜,在我国有一定规模的养殖。美洲螯龙虾是美国波士顿的著名特产,在当地甚至被做成了风向标。波士顿龙虾的做法一般是煮熟后切成两半,再撒上柠檬汁。
美国缅因州的海底,一只美洲螯龙虾潜伏在海藻中,悠闲地搜寻猎物。
波士顿龙虾
海中巨螯,虾中寿星
波士顿龙虾只是名字里占了“龙虾”二字,其实和真正的龙虾没什么关系。它的正式中文名叫“美洲螯龙虾”,属于“鳌虾下目”,与龙虾重要的区别就是前三对足都是螯状,尤其第一对特别巨大。此外,它的触角也比龙虾的细多了。它分布于北美洲的沿海,生活在浅海的水下礁石中,或在海底挖洞。美洲螯龙虾还有个著名特点:寿命相当长,一般活50年没什么问题,如果没有污染和捕捞,还能活得更久。2009年,有渔民在加拿大海域捞上一只9公斤的螯龙虾。由于它的年龄和体重成比例,人们推算这只龙虾已经有140岁了!后来,人们将它命名为“乔治”,将其放生。如果一切顺利,它现在还活在这个世界上。波士顿龙虾是北美人民传统的美食,一般清蒸或水煮后劈成两半,洒上柠檬汁就可上桌,也可以碳烤后撒上胡椒,或是把肉剔出来,拌上酱料,夹在长条面包里做成龙虾卷。以前,厨师会把活虾直接放进热锅里,现在出于动物福利考虑,推崇先把它们电死再下锅,让它们少受点罪。和龙虾相比,波士顿龙虾除了虾身,还多了两个大螯里的肉。技术好的话,能从里面取出一整坨肉,真是充满成就感呀!在原产地美国,小龙虾有浣熊等天敌控制其数量。但到了中国,由于天敌稀少,凶猛顽强,“强龙虾”迅速压倒了所有“地头蛇”。又香又辣的“麻辣小龙虾”,简称“麻小”,经常成为夜市上的主菜。小龙虾凶暴好斗,感到威胁时就会展开大螯恐吓。小龙虾
淡水一霸,侵略如风
这是最“亲民”的一种“龙虾”了,许多人在吃大排档时,都会点一盘火红的小龙虾,边剥边聊。你有没有发现,小龙虾和波士顿龙虾长得有点像?没错,它们是近亲,小龙虾也属于螯虾下目,但波士顿龙虾产于大海,是“海螯虾科”的,小龙虾则产于淡水,属于“螯虾科”,正式名叫“克氏原螯虾”,原产美洲。关于克氏原螯虾有很多传言。有人说,它是侵华日军带到中国来处理尸体的,因为它擅于吃腐肉。其实这种虾是经由日本引入的没错,但日本人先是将其引进到日本本土,准备作牛蛙饲料,1930年左右又把它带入南京,那时抗战还没爆发。吃腐食倒是没冤枉它,小龙虾对食物不挑剔,不但捉活鱼、啃水草,死虾烂肉也照吃不误。有人据此认为,它体内一定富集了许多污染物。事实上,小龙虾耐污染的原因,就在于它能把食物里的重金属转移到外壳上,蜕壳的时候毒素就跟着脱掉了,“虾尾肉”里并没有多少毒素。小龙虾来到中国后,迅速占领了各种水体,很多中国本土物种都受到了威胁。它们繁殖力惊人,旱季也能4个月不干死,甚至能忍受微咸的水,这在淡水螯虾中相当少见。小龙虾还喜欢掘洞,对于堤岸也是极大隐患,人们对它十分头疼。不过由于它的体色能产生多种变异(蓝色、橘色、白色),所以竟然成了宠物市场上的宠儿(详见《博物》2011年2月号)。当然,小龙虾的重点还是好吃啦,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