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技术分析思路与方法探讨-培训课件.ppt

危险化学品事故技术分析思路与方法探讨-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分析人员操作情况 事故的发生都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的。要查清事故发生是否与人员的操作有关。如有误操作和违章引起事故,要及时提取有关证据。 (7)系统中氧含量分析 系统中的氧含量既关系人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化工装置安全。2010年7月6日某公司精馏发生爆炸,车间设备损环,全面停产,损失超亿元。由于系统内氧含量达30PPm,美国同装置为10PPm,因氧含量高最终导致混合气体与激发能量引发爆炸。事故分析之后我建议企业在恢复重建时设置氧含量在线检测设备,并降低系统氧含量,企业采纳后效果良好。 3、气瓶爆炸性质判别特征技术 庄胜强教授是我国气瓶爆炸性质判别特征研究的第一人,是我的学术朋友,20年前我拜他为师,学习气瓶爆炸性质判别特征,并在自身工作中开展受限空间化学爆炸判别特征研究。 过去有人对气瓶爆炸分析不太严谨,往往将事故责任推给死人,因为死人不能讲话。气瓶爆炸真正的技术原因找不出来或分析不准,就难以做到“四不放过”,气瓶爆炸事故会重复发生。 气瓶爆炸分为化学爆炸和物理爆炸。气瓶化学爆炸有如下特征: (1)化学爆炸威力大于物理爆炸 氧气瓶化学爆炸释放的能量比物理爆炸要大数倍、数十倍甚至百倍,其破坏严重,能形成数块、数十块甚至数百块碎片,山东一只气瓶爆炸其碎片160余块。 (2)气瓶化学爆炸特定时机 氢—氧爆鸣性气体,或乙炔—氢气爆鸣性气体,爆炸的特定时机在开关瓶阀操作时。开关瓶阀时产生摩擦热和静电火花。氢气、乙炔气引燃引爆能量最小,开关瓶阀摩擦热或静电火花这类能量就可以使其引爆。 由此得知开关瓶阀操作十分关键,千万不可野蛮装卸。 (3)气瓶塑性爆炸特征 气瓶发生塑性爆炸特征如下: ①较大的塑性变形; ②断裂剖口呈撕裂状,呈灰暗色纤维状,断口不齐,与主应力方向成45度角; ③一般不产生碎片; ④最大开裂宽度不超过其半径; ⑤实际爆炸压力与计算爆破压力相近。 (4)气瓶脆性爆炸特征 气瓶脆性爆炸特征如下: ①破坏大部分发生在低应力状态,绝大部分发生在材料屈服限以下; ②圆周伸长率、容积变形率没有或很小变形; ③断裂剖口与主应力方向垂直、齐平,断面有晶粒状的光亮,有时还有人字形的辐射状条纹,其尖端指向始裂点; ④一般都炸成碎片。 (5)气瓶其他爆炸特征判别 ①爆炸始裂点可能有几个,始裂点不是强度最薄弱之处; ②在充装结束关闭瓶阀,汇流排瓶内气体打开或关闭瓶阀的瞬间,2只或更多气瓶在1—2s内先后会发生爆炸; ③碎片内壁往往有碳黑或油脂。 四、危化品火灾爆炸事故技术分析鉴证注意事项 发生危化品火灾爆炸事故之后,根据安监局和事故调查组的安排,安全专家要对事故进行技术分析鉴证。我参加过数十起事故技术分析鉴证工作,小结一下自己的经验教训,供注安师们分享。 1、要做到“两个第一” 事故发生后技术专家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哪怕是凌晨二点,哪怕是酷暑寒冬,要力争勘察、查验“第一现场”,看不到“第一现场”,要观看“第一现场”监控录像,现场录像、现场照片。要细看“第一现场”遗留物、抛射物和反应物等以及“第一现场”物证和事故痕迹。 2、要注意自身安全 火灾爆炸事故现场情况难以预测,现场有潜在风险,专家进入现场之前,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现场可能发生的二次事故、衍生事故进行预想、预测、预防,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行走勘察路线要安全、稳妥,进入现场前要先切断电源,气源、物料来源,危险区域暂不进入,要防止坍塌、爆炸、坠落、触电、灼烫、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某市一位专家勘察触电死亡事故现场,不幸专家本人也触电死亡,专家犯低级错误,走上不归路。 3、物证采集和提取要求 ①气态物证采取要求 在气态物证现场采集时,要对现场的温度、压力、风向、破坏情况、生产工艺等具体情况和气态物证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来确定采样位置。 采样点应设在气态物证聚集的地方。具体就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态物证易聚集在低洼区域;密度比空气小的气态物证易聚集在房间的最高处或天花板下面。要关注盲区采样及技术分析。 气态物证的采集方法要根据气态物证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浓度以及所用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来灵活掌握。委托有检测分析经验的人员进行物证采集。 ②液态物证采取注意事项 a、采集浸渍在地板、泥土、砖瓦、木材、纤维等中的液态物要连同客体一并采取; b、物证采集要注意具有代表性,各个痕迹部位都要采集; c、残留在玻璃瓶、塑料瓶、铁罐壁上的残液采集时,要将容器用适当的溶剂洗刷,采集洗涤液; d、残留在容器内、管道和反应器里的液体,可用移液管采集,采集时注意采集上、中、下层的样品,使其具有代表性等。 ③固态物证提取要求 物证采集之前都应拍照、绘图,记录其方位,然后动手采集。 采样时保持物证原样,不损坏残缺,轻拿轻放,妥善保管。 对所发现的各种大小物证一般都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