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铁车站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研究论文.doc
地铁车站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研究论文
【提 要】:对地下铁道开展建立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正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地下结构振动台试验的现状和难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地铁车站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利用振动台对地铁车站结构进行模型试验在国内尚属首次,试验工作的开展遇到许多困难,如模型箱的形式、模型土的配制方法及其动力特性、相似关系比的确定、传感器类型的选择与布置等。针对这些困难逐一开展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试验方法行之有效。
【关键词】:地下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试验地铁车站
Abstract: To set up an. aseismic design method and its research for Metro project has any concerns day by day .The paper by s of vibration stand test for underground structure, is to establish model test of vibration stand for Metro station structure.It is the first time in this country to make model test on Metro station structure on vibration stand, encountering much difficulty, such as the oattern of model box, model soil prescription, and it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to set up a similarity ratio, a selection of transponders and its arrangement. A Study is going on to tackle them one by one, resulting in offering respective solution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e article is effective.
Keyodel test, metro station.
1 引言
目前世界各国对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开展的研究还较少,如在我国的《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92)中,对地下铁道的抗震设计还无具体规定。阪神地震及历史上发生的大震一再表明.freel,其中,浅层普遍存在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以及易于发生振动液化的粘质粉土、砂质粉土和粉砂层等,因此十分有必要结合软土地层的特点对地铁结构开展建立抗震设计理论的研究[1]。其间遇到的困难,首先是对地震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与软土的动力相互作用的特点缺少感性认识,故有必要对软土地层中的地铁车站结构进行振动台模型试验[2],依据试验结果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特点得出规律性认识,据以分辨可能产生震害的主导因素,以及建立分析理论和设计计算方法[3]。
2 地下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的现状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后期,主要研究地基与上部建筑物相互作用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由于核电站、沉埋隧道、海洋平台等大型工程的兴建,以及计算技术的发展,土-结构相互作用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这类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为验证理论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和分析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机制,振动台模型试验开始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试验技术。试验研究主要集中在:砂土液化对结构的影响、土-桩的动力相互作用、土-土工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和土-地下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
K.Tokida(1993)等人利用振动台对不同截面形式、不同截面宽度和在易液化土层中埋置深度不同的结构模型做了一系列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构形式及易液化层的厚度对土层液化程度和地下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管道基本断面形状为矩形,宽度分别为150cm和75cm,高度和长度均为150mm和590mm。结构模型用铝板制作。模型箱长、宽、高分别为1800mm、600mm和1100mm。模型土由易液化和不易液化的两种土层组成,上部为易液化层,底部为不易液化层,材料均为洁净的Toyoura砂,通过调整其密实度模拟易液化和不易液化的特性。管道埋置在易液化土层中,两端与模型箱的壁面间设有厚5mm的软海绵,以减小结构模型和砂箱边界间的摩擦阻力。
日本建设省建筑研究所进行了建筑物-桩-地基系统的振动台模型试验[5],模型比例为1/30。基础和桩满足几何相似条件,建筑物模型则只考虑基本自振频率和质量的相似。为便于调节剪切波速,采用丙烯和胶状粘土制作模型土。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