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的混凝-吸附预处理研究论文.docVIP

垃圾渗滤液的混凝-吸附预处理研究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垃圾渗滤液的混凝-吸附预处理研究论文.doc

  垃圾渗滤液的混凝-吸附预处理研究论文 摘要:研究表明,采用PAC作混凝剂、焦炭作吸附剂,可有效去除渗滤液中的COD和各部分重金属子。PAC和焦炭投量分别为400mg/L和8~10g/L时,COD去除率达58.9%,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均达60%左右,其中对Cu的去除近100%。混凝和吸附对各污染物的去除具有互补性,因而此工艺具有良好的运行灵活性和稳定性。混凝对渗滤液色度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68%);焦炭吸附中存在明显的竞争现象,其中对COD的吸附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 物化预处理 PAC 焦炭 Pre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 by Coagulation-Adsorption Process Abstract:A study on the pre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 by coagulationadsorption oval of COD and heavy metals could be obtained by using PAC as coagulant and processed coke as absorbent. gO:0.22%、其他氧化物:2.31%、有机物:11.5%、湿度:0.1%,故可借助其结构内部较多的碱性基团起到良好的絮凝吸附作用[2、3]。 在室温条件下以不同吸附时间和焦炭投量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情况进行了考察(滤纸过滤分析)。 2 结果及分析 2.1 混凝试验 图2所示为不同混凝剂投量对渗滤液中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 由图2可见,当PAC投量为50~100 mg/L时,COD去除率由18.4%上升至37.3%;当投量为200~280mg/L时,COD的去除率较为稳定,达38%左右;投量继续提高,COD去除率明显下降。因而,就COD的去除效果而言,其适宜的PAC投量为200~800mg/L,最优投量为200mg/L。对色度去除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随混凝剂投量的增加,色度的去除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投量为400mg/L时色度去除率最高(68%)。对混凝出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测定结果表明,当PAC投量为400mg/L时,各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均较其他投量时高(见表2)。对混凝反应过程中絮体性能的观察发现,当PAC投量为200~800mg/L时,絮体较多;而投量为400mg/L时絮体出现速度较快、尺寸大且沉降速度最快,沉淀后上清液清澈,呈淡黄色,投量<200或>800mg/L时,絮体颗粒较小且沉降速度均较慢,上清液色度较高。 表2 混凝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金属离子原水浓度(mg/L)混凝出水浓度(mg/L)去除率(%)Cu0.2070.15525.12Pb0.1960.14028.57Cd0.0120.01016.67Cr0.0490.03920.41Zn0.4620.39913.64注 温度22.5℃,原水PH7.2,PAC投量400mg/L。 渗滤液中所含各种有机物大多为腐殖质类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和中等分子量的灰黄霉酸类物质。这些物质由于其结构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混凝剂适宜投量。从渗滤液的水质来看,其TS浓度较高(为4000mg/L),而SS浓度较低(为350mg/L),大部分为溶解性固体。因而根据SS中COD的大致含量可知,混凝所去除的COD中非悬浮部分的比例较高。 研究表明,PAC对重金属离子有一定的处理效果。据报道,混凝过程中由于较快速搅拌而引起的充氧促进了重金属离子的氧化,利于它们在絮体表面的吸附。由于渗滤液中的有机物量大、种类多,它们将与重金属离子在絮体表面的吸附发生竞争而影响后者的去除。此外,渗滤液的pH值在中性附近,重金属离子大多处于离解状态,导致上述作用更为明显。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及综合考虑对各指标的去除效果可知,在PAC投量为400mg/L时处理效果最佳COD去除率可达38.1%,色度去除率达68.0%,混凝后上清液pH为6.8。将此条件下所得的处理出水进行吸附试验。 2.2 吸附试验 不同焦炭投量下吸附平衡时的各重金属离子及COD去除率如图3所示。  由图可见,通过焦炭吸附后,各重金属离子及COD均得到较大幅度的去除。去除率随焦炭投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焦炭投量为8~10g/L时(试验条件:温度22.5℃,原水pH6.8,吸附时间120min),对Cu、Pb、Cd、Cr、Zn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近100%、55.0%~56.4%、51%、28.2%~48.7%、51.1%~54.9%、34.4%~35.0%。焦炭对Cu具有极好的吸附性能,对Cr的去除率则较低。 研究中的吸附为多组分吸附,不能应用Frendlich或Langmuir吸附等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