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国家甘薯审定品种简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1年国家甘薯审定品种简介

2001年国家甘薯审定品种简介 岩?薯?5?号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薯2001001 品种名称:岩薯5号 选育单位: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岩齿红/岩94-1 省级审定情况:1997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株型半直立,茎叶生长势强。顶叶紫色,叶脉绿色,叶形浅复缺刻。短蔓,主蔓长98~100厘米,蔓中粗,平均分枝12.2条。单株结薯数4~8条,大、中薯比重占90%左右,薯块大小较均匀。薯纺锤形,薯皮紫红色,肉桔红色。种薯发芽早,长苗快,薯块较耐贮藏。薯块晒干率26%左右,出粉率11.7%,食味软、较甜,100克鲜薯中含可溶性糖5.79克,胡萝卜素7.7毫克,维生素C25.9毫克;薯干含粗淀粉51.6%,粗蛋白4.38%,粗脂肪1.7%,磷0.084%,钾1.32%。耐旱,较耐水肥,适应性强,高抗蔓割病,不抗薯瘟病。 产量表现:1999年参加国家南方甘薯新品种区试,鲜薯、薯干平均亩产分别为2525kg、636kg,分别比对照金山57增产21.6%和17.6%,均居参试品种第二位。1994、1995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品种区试,1994年鲜薯平均亩产2705kg,比对照新种花增产42.9%,居参试品种第二位;薯干亩产702.6kg,比对照增产40.5%,居参试品种首位。1995年鲜薯、薯干平均亩产分别为2721kg和716kg,分别比对照增产26.65%和21.3%,均居参试品种首位。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苗,适时早插,一般亩插3500~4000株,减少入土节数或采用直播以利于提高大中薯率。(2)旱瘠地种植,应注意施足基肥,并配合施用磷、钾肥,早追速效性氮肥,以促进早发苗、早封垅、早结薯;中后期酌情进行根外追肥,以防后期早衰。(3)原种生产一般采用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方法,即单株选择,株行圃和原种圃的三年两圃。留种时应不断去杂去劣,及时淘汰退化类型,坚持选苗选株、选薯措施,实施隔离保种,单独育苗,确保去杂留纯。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南方夏秋薯区非薯瘟病地种植。 ? 济?薯?15?号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薯2001002 品种名称:济薯15号 选育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济85003/济78268 特征特性:顶叶淡绿色,叶心脏形,叶脉绿色,脉基紫色,叶片较小,蔓绿色,薯块纺锤形,薯皮紫色,薯肉淡黄色。株型半直立,结薯整齐,耐贮性、萌芽性好,出苗多。烘干率及淀粉率两年平均分别为31.97%和21.45%。1998~1999年鉴定,高抗根腐病。 产量表现:1998-1999年参加国家北方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两年鲜薯、薯干平均亩产分别为1957kg和648.1kg,分别比徐薯18号增产6.8%和17.2%,增产达极显著;2000年参加国家北方甘薯生产试验,鲜薯、薯干平均亩产分别为1620kg和492.3kg,分别比徐薯18增产13.04%和21.3%。 栽培技术要点:(1)适当密植,春薯亩种植密度4000~4500株。(2)育苗时排种密度宜稀,出苗后低温长苗、炼苗。(3)选择土质疏松、无病虫害地块作为良种繁殖田;提纯复壮,将优良原种供给繁种基地;收获时单独存放,精心管理,严防混杂。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方春夏薯区非茎线虫病地种植。 ? 苏?薯?7?号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薯2001003 品种名称:苏薯7号 选育单位: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鲁78066/AIS0122-2 省级审定情况:1997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顶叶绿色,叶片心脏形、绿色,叶脉紫色,茎绿带紫色,蔓偏长,基部分枝5~7个,茎叶生长势强。薯块纺至长纺锤形,薯皮土红,薯肉白色,结薯整齐集中,单株结薯4-5个。薯块平均烘干率27.53%,淀粉率17.62%,维生素C含量20.2mg/100g鲜薯,可溶性糖22.7%(干基),粗蛋白3.9%,熟食细腻,味好。高抗茎线虫病和根腐病,不抗黑斑病,抗病性显著好于徐薯18号。 产量表现:1998-1999年参加国家北方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两年18点次鲜薯、薯干平均亩产分别为2236kg和627.7kg,分别比对照徐薯18增产22.0%和13.5%,均居第二位,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00年北方薯区生产试验,鲜薯、薯干平均亩产分别为2042kg和521.6kg,分别比徐薯18号增产32.75%和20.5%。 栽培技术要点:(1)适当减少排种量,培育壮苗,育苗最好采用高温催芽、地膜覆盖,加强苗床肥水管理。(2)及时防治地下害虫,保持薯形美观。用多菌灵浸种或浸薯苗,防治黑斑病。(3)春薯亩栽插密度3500株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