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肠癌辅助化疗进展论文.doc
大肠癌辅助化疗进展论文
.freelg/m2),还是用小剂量的LV(20mg/m2)。INT-0089对照试验认为,联用大剂量LV与小剂量LV无疗效差异(平均随访期大于4年)。NSABPC-03发现,5-FU加用大剂量LV组较对照组(MOF组)分别能提高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9%和7%。而MayoClinic为代表采用低剂量LV治疗组研究也发现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提高14%和12%,差异均有显著意义或极显著意义[9]。一般认为,大剂量LV毒副反应较大。但也有资料认为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及口炎均以小剂量LV多见。近年来更倾向于联合应用大剂量LV,术后应用6个疗程方案[10]。
(三)5-FU加左旋咪唑联合化疗方案
nCCTG报道5-FU与左旋咪唑(LEV)合用治疗DukesB2、C结肠癌较单纯手术组无瘤生存率提高。之后的INT0035证明此方案能提高DukesC期无瘤生存率17%、总生存率13%,对于DukesB2期则能提高无瘤生存率8%[11]。1990年,美国NCI调查会议将此方案列为DukesC期大肠癌的标准辅助化疗方案,对于DukesB2则推荐使用[11]。近年来有不少资料对于LEV作用提出质疑[15]。①LEV在血中达到的浓度并无免疫刺激作用。②LEV在细胞内达到的浓度并不能起到抑制磷酸水解酶而提高5-FU药效的作用。③LEV通过刺激瘤细胞HLA-1抗原表达从而使其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至今缺乏依据。④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其在DukesC结肠癌辅助化疗中作用的肯定,可能是仅仅达到了满足试验的足够病例数、足够的治疗周期和5-FU剂量强度,与LV的作用无关。较多资料认为5-FU与LEV方案至少与5-FU联用LEV方案疗效相同。LV与LEV同属调节剂,三药联合方案能否比两药联合方案有更高疗效尚未不明确,INT0089报道5-FU加IEV方案与5-FU加LV方案及三药联合方案无疗效差异[12]。相应的直肠癌手术后化疗INT0114研究也得出相同结论,而毒副反应在三药联合方案显著上升[13]。
其他如卡介苗素(BCG)和干扰(IFN-α)作为免疫调节剂尚有争议。IFN-α加入至以5-FU为基础药物的化疗方案中能提高DukesD期病人的有效率,但同时也增加了毒副反应。其他有研究将甲氨喋呤、丝裂霉素、顺铂应用于DukesD病人,在取得一定有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副反应。5-FU的前药物(pro-drug)在体内代谢为5-FU从而发挥作用,日本有报道卡莫氟(camofur,HCFU)较单纯手术组能提高14%的无瘤生存率,Nakazato等报道应用优福定(UFT)也取得较好疗效。最近的荟萃分析进一步对5-FU衍生物疗效作出肯定[14],但1年长期口服5-FU衍生物的实用价值尚待进一步探讨。
三、给药途径探讨
(一)门脉灌注化疗
近半数根治术后的病人发生肝转移而导致治疗的失败。不少研究将门脉灌注化疗(portalveininfusion,PVI)应用于辅助化疗,以期减灭微小转移灶,降低肝转移率,提高生存率。结果发现确能提高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5%~25%),降低年死亡率10%~15%。但同时发现PVI并不能降低远处转移的发生[15]。最大的临床对照试验NSABPC-02发现PVI治疗组的肝转移较单纯手术组多(49∶46)。提示以5-FU为基础药物的PVI之所以有效主要在于其应用于围手术期和持续滴注,而与给药途径无关。PVI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正在进行中(预期总病例数达8000),以期通过更大规模的试验,对PVI的作用作出评估。
(二)腹腔化疗
大肠癌术后的腹腔内转移是治疗失败的第二位原因。腹腔内化疗能在腹腔内产生较静脉给药高200~400倍的浓度,而化疗药物通过腹膜吸收回流至门脉、淋巴管到肝脏,产生与门脉给药相当的浓度,又有利于减灭腹腔微小转移灶,从而提高疗效。Sugarbaker等报道,腹腔化疗较静脉化疗能明显减少腹腔内转移,但不能提高生存率和降低肝转移率。
kelson等报道腹腔静脉联合化疗,经过24个月随访,24/28例病人未出现复发或转移[16]。目前尚缺乏大规模临床随机试验阐明腹腔化疗的具体疗效。
四、展 望
以往辅助化疗的药物疗效难以令人满意,新抗癌药正在研究探索中。喜树碱Ⅱ(irinotecan,CPT-11)为一真核细胞内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应用于临床可获与5-FU加LV方案相同有效率,且对5-FU加LV方案耐药的病例仍有效。在Ⅱ期临床试验中,对未化疗病人及经治疗病人分别取得15%~32%和22%~25%的有效率[6]。喜树碱Ⅱ作用机理与5-FU不同,有研究将CPT-II与5-FU联合应用,疗效待进一步评估。草酸铂(oxaliplatin)为一双氨基环已烷铂类化合物,属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