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原子能的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兴起、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科技成就。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二、课程标准
以计算机网络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三、教学目标:
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进步与发展。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难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
五、教学流程 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神舟五号——神舟十号宇宙飞船
学生:看图片,说出宇航员的名称
学生: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就是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的
学生:神七宇航员翟志刚迈进太空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全新的开始。我国的航天技术也是日新月异
教师:中国的航天事业完成了1999年的无人飞船到2003年载人飞船的跨越,再到2013年的天神对接、空中实验的完美展现,主要得益于第几次科技革命?
学生: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师:航天技术的主要成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的标志之一。 除了航天技术这一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还有哪些成果?有哪些特点和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设计意图:通过中国的航天事业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原航天技术取得发展,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我要是生活在那个时代就好了!今天,我们的学习就不会有这样的遗憾,因为我们现在就生活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之中,同学们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怎样兴起的吗?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提炼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点(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起源地、主要标志、主要成果和核心)。
学生展示: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
地点:美国
领域(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特征: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点。)
教师:通过以上内容,同学们想一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学生: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师: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会催生第三次科技革命呢?请同学们看以下材料。
展示: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社会条件
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致信罗斯福总统,建议试制原子弹。1941年12月美国政府作出制造原子弹的决定。为了实施“曼哈顿工程”计划,美国政府动员了50万人力,投资22亿美元,耗费了全国电力生产的1/3,才保证了试制成功。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也是由于战争的需要。对于核裂变和弹道的计算都需要有更高效的计算机。当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电工系与阿伯丁弹道实验室协作,为陆军计算炮击表。200多名计算员用机械计算机计算一张火力表要两三个月,远远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于是,莫希莱提出了研制电子计算机的方案,得到军方的支持并最终获得成功。德国同样是出于战争的需要而在波罗的海的庇纳门德建立了火箭研制中心。在冯?布劳恩主持下,1942年10月V—2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研制成功,为未来宇航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布劳恩被俘后,为美国服务,成为美国的“宇航之父”。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教师:阅读课本102页小字部分,结合以上材料,总结其深刻的原因和背景。
学生:第三次技术革命兴起的原因
1.二战后,军用技术转为民用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并取得突破
3.科学技术社会化,成为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社会保证.
4.国家是科学事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分析材料,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
教师:科技造福于人类。你能找出与之对应的科技领域吗?
学生:
1、原子能技术展厅
展示: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美国在二战中投向日本的两枚原子弹
教师:中国的奥本海默是谁?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哪年试爆成功?原子能什么时候转为民用?
学生:“两弹元勋”邓稼先。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学生: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这是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始
展示: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中国第一颗氢弹
教师:原子能作为一种新的能源进入到生活和生产领域,我们要和平合理的运用原子能,防止核扩散和核污染的蔓延。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电子计算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版英语课程标准考试题库及答案1.docx
- TZS 0678—2025《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本底血清样本管理规范》(水印版).pdf VIP
- GB28050 -2025《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解读.pptx VIP
- 2025年石墨烯 固态电池.pptx VIP
- 蛋白质似药物的PEG化学修饰.ppt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1课 生活处处有算法 教案.docx VIP
- 2蛋白质药物的分离纯化与化学修饰.pptx VIP
- GJB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docx VIP
- 【高中物理竞赛专题大全】竞赛专题6狭义相对论45题竞赛真题强化训练解析版.pdf VIP
- 英威腾CHV190起重机专用变频器说明书V1-0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