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化学 No.6.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涂料化学 No.6

固态涂料(粉末) 固态涂料多为粉末状,但施工被粘附在被涂物件表面后还不能形成连续的薄膜,它也要发生形态的变化即从分散的粒子凝聚为连续涂膜才能实现成膜过程。(热熔、分子链缠结) 不论液态涂料和固态涂料,成膜过程都是由涂料本身组成结构、成膜的条件(温度,湿度,涂膜厚度等)和被涂物件的材质特性所决定的。 物理干燥 溶剂性涂料:主要是靠溶剂的挥发和分 子链缠结成膜. 乳胶涂料:水份挥发和乳胶粒凝聚成膜 化学干燥 是在室温或高温下通过化学交联反应 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成膜, 交联反应--通过树脂中不饱和基团的自 动氧化或是基团之间进行缩聚完成的。 成膜可以分为物理干燥和化学干燥。 5.2.1溶剂涂料的物理干燥 理想的溶剂性涂料应该是施工时可以自 由流动,在物件表面上铺展成均匀的膜,然后溶剂能快速挥发。 溶剂的挥发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溶剂表面快速挥发,导致表 面层聚合物浓度增加; 影响因素很多,与表面张力、溶剂本 身的蒸汽压有关,还受环境因素(湿度、温度、气流)影响。 用挥发速率表征 5.2成膜理论 W 溶剂挥发速率,kg/(m2) D 溶剂的扩散系数,m2/s, M 溶剂的分子量,kg/kmol R 气体常数, T 温度,K; C 空气边界层厚度; Pb1,Pb2边界层两边的部分空气压; P 外界压力,Pa。 第一阶段主要取决于挥发速率 第二阶段: 溶剂挥发,粘度增加,自由体积减小, Tg(混合)增加,趋向于聚合物的Tg 此时,溶剂的挥发速度取决于溶剂分 子达到膜表面的速度, 受溶剂通过膜的扩散速度所控制 第三阶段 随着溶剂的进—步挥发,聚合物溶液 的Tg接近成膜温度,自由体积空穴很 少,在涂膜中有残余溶剂的挥发,直 至成膜。 溶剂型涂料中溶剂主要用来调整涂料的粘度,使之便于涂刷。溶剂选择注意 溶剂影响涂膜的外观性质,如果溶 剂挥发太快,高聚物浓度很快升高, 表面的涂料因粘度过高失去流动性, 结果漆膜不平整; 另外,挥发太快,溶剂蒸发失热过多,表面温度有可能降至雾点. 会使水凝结在膜中,导致漆膜失去 透明性,强度下降。 膜的性能与溶剂本身的挥发性质有关, 还与溶剂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有关。 溶剂不同会影响漆膜中聚合物分子的形态、 在不良溶剂中的聚合物分子是卷曲成团的 而在良溶剂中的聚合物分子则是舒展松弛的. 这种状态影响最后形成的漆膜的微观结构 前者分子之间较少缠绕,而后者是紧密缠绕的。 5.2.2乳胶漆的物理干燥 乳胶是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聚合物粒子在水中的分散体系。是通过乳液聚合制备的。 溶剂性涂料的成膜--溶剂的挥发交联缠绕 乳胶漆成膜---是随着分散介质(主要是水和共溶剂)挥发的同时产生聚合物粒子的接近、接触、挤压变形而聚集起来,最后由粒子状态的聚集变成为分子状态的凝聚而形成连续的涂膜。 乳液涂料 紧密接触的颗粒 变形颗粒堆积 机械刚性涂膜 步骤一 水份挥发 步骤二 TMFT,颗粒变形 步骤三 TTg,进一步聚结 乳液成膜过程 T:环境温度;MFT: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 带电的乳胶粒子有利于乳液的稳定(静电斥力),也给成膜带来一定的阻力。 乳胶漆成膜必须首先克服粒子之间的相互斥力才能凝聚成连续的膜。 已经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解释乳胶的成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凝聚理论、毛细管理论和相互扩散理论。 凝聚理论认为,乳胶的成膜是由于聚 合物表面张力增大导致乳胶粒子的凝聚而成的。 乳胶漆涂布以后,乳胶粒子---布朗运动 随着水分蒸发,运动逐渐受到限制, 最终达到乳胶粒子相互靠近,紧密堆积. 乳胶粒子表面有双电层的保护,乳胶中 的聚合物之间不能直接接触,形成曲率 半径很小的空隙,相当于很小的“毛细管”,毛细管中为水所充满.由水的表面张力 引起的毛细管力可对乳胶粒子施加很大 的压力。 毛细管理论 施加于三个被水膜湿润的颗粒上的 毛细管压力 水分挥发使 颗粒更紧密 水分挥发使可 变形颗粒融合 产生压力P 压力(P)的大小可由Laplacc公式估计: 为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r1r2分别为曲面的主曲率半径. 水分再进一步挥发,表面压力随之不断增加最终导致克服双电层的阻力,使乳胶内的聚合物间直接接触.最终使聚合物粒子变形并导致膜的形成.压力的大小和粒子大小相关,粒子越小,压力愈大. 乳胶粒子成膜的过程实际上是经过了聚合物 分子自由扩散进入邻近粒子中并最终导致单 个粒子消失。而聚合物分子的运动需要足够 能量和一定尺寸的自由体积孔穴作保证。 要求乳胶粒子的Tg必须低于成膜温度, 最低成膜温度MFT:乳胶能够成膜的最 低温度 当成膜温度高于聚合物 Tg时,成膜时 聚合物便于流动,成膜较快。所以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