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A工作方法1 大部分的项目在开始时就因为实际人力不足、计划不足而必定延期或失败。 没有能力做的项目应果断放弃。 QA工作方法2 以客户问题为源,倒推问题原因和预防办法。 建立客户问题密度、测试缺陷密度、测试过程泄漏率、评审缺陷密度等关键过程评价指标。 主要内容 质量的秘诀 项目开发V模型 执行力的秘诀 质量绩效指标来源树 发挥过程质量的守关者—QA工程师的作用 发挥产品质量的守关者—产品测试部的作用 发挥产品质量的守关者—产品测试部的作用 测试部的独立性:保持测试人员水平是测试独立的前提 测试部在版本发布流程中的作用 技术技巧:特性分支的使用 对测试部的绩效考核依据 版本提交流程中由开发提交需求变化项和测试变化项,以提高测试针对性。 某公司的测试部在版本发布流程中的作用 测试部独立于开发部,对产品有效值不负责。版本的发布必须过测试部这关。 发布版本的遗留缺陷密度在公司范围内统一控制,以保证该指标的有效性。遗留缺陷密度过大,市场需求再急也不能发布。 版本由公司综合考虑市场部、质量部、测试部、研发部等的意见后统一发布,研发部门无版本发布权。 版本的整体的测试缺陷密度,作为衡量开发过程质量的重要指标。 技术技巧:特性分支的使用 问题:产品使用迭代开发,新需求持续合入版本,使版本遗留缺陷密度居高不下,无法发布。 技术技巧:在开发新特性时,建立特定分支,在该分支上开发新特性。对原来代码上发现的问题,在两个版本分支上都合入。等老版本分支上问题解决到一定程度时,老版本分支就可发布,而不受新版本分支新引入的问题影响。 对测试部的绩效考核依据 1、已发布版本质量。已发布版本一段时间内的缺陷密度。如果经测试部的允许发布出去后,产品缺陷密度还是很大,则说明测试可能不够全面,不够深入,不够细致。 2、缺陷泄漏率 = 泄漏缺陷数/测试发现缺陷数 版本提交流程中由开发提交需求变化项和测试变化项 测试部进行的是系统测试,对系统需求敏感。应由开发部在版本提交的同时提交相应的系统需求变化说明和系统测试用例变化项。测试部参考这些需求变更和测试用例来制定自已的测试用例,以提高测试的针对性。 主要内容 质量的秘诀 项目开发V模型 执行力的秘诀 质量绩效指标来源树 发挥过程质量的守关者—QA工程师的作用 发挥产品质量的守关者—产品测试部的作用 质量绩效指标来源树 主要内容 质量的秘诀(原理) 项目开发V模型(过程方法) 质量绩效指标来源树(组织原则) 发挥过程质量的守关者—QA工程师的作用 发挥产品质量的守关者—产品测试部的作用 质量的秘诀 为什么需要提高质量 单个缺陷成本与缺陷发现阶段的关系 过程质量决定产品质量。 多个低精度器具联合可度量和生产高精度产品。 为什么需要提高质量 竞争的加剧,客户本身压力的提高 客户群的增加,导致质量成本的倍增 质量好的产品,可以实现自我销售 质量的秘诀 为什么需要提高质量 单个缺陷成本与缺陷发现阶段的关系 过程质量决定产品质量。 解决低精度生产工具与高精度的产品要求的矛盾。 单个缺陷成本与缺陷发现阶段的关系 单个缺陷成本与缺陷发现阶段的关系 同行评审的缺陷发现成本最低。 越早期的活动所带的缺陷,所带来的扩散效果越严重。 越晚期进行的测试活动,发现单个缺陷的成本越高。 防火胜于救火,预防胜于补救 规律:防火胜于救火,预防胜于补救。早期的高投入可导致项目早结束;早期投入不足,将导致项目迟迟无法结束,长期处于维护阶段,总成本反而增加。 对策: 1、文档和代码认真评审; 2、用早期的测试(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来发现尽量多的问题。 质量的秘诀 为什么需要提高质量 单个缺陷成本与缺陷发现阶段的关系 过程质量决定产品质量 解决低精度生产工具与高精度的产品要求的矛盾。 过程质量决定产品质量 产品生产过程可分解为多个过程。这些过程的质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例1:各种国际标准均十分重视过程质量。胶片P14。 例2:CMM译为“能力成熟度”,实际为“软件研发过程能力成熟度”。评估师来评估一个企业时是评估过程能力,而非具体产品或项目是否成功。 例3:工业生产中的过程分解。 例4:软件生产过程分解。 对策1:确定标准过程 参照CMMI的要求,确定开发和维护各阶段的标准过程。 给出裁剪原则,给出裁剪后的简略过程。 制定检查办法和指标。 对策2:引入过程质量考核指标 “缺陷链”过长,以市场对产品质量的反应为指标的考核反应太慢,周期过长。先出滥品,再丢市场,再降考核,已为时过晚。 在产品过于复杂时,上层领导应敢于把整体质量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分解为过程质量目标。事业部、公司应引入过程质量考核指标。 例1:公司的考核指标是可变的。某公司原来只有“有效值”指标,后增加质量指标。 例2:PID的控制方法。 质量的秘诀 为什么需要提高质量 单个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雷赛智能L6RS系列交流伺服系统使用手册.pptx VIP
- 弘历软件大战略功能讲解.ppt VIP
- 北京化工大学实验二二氧化碳的PVT测定报告.pdf VIP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黑布林格列佛游记中文翻译.docx VIP
- 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专项施工方案.docx
-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授课课件 第二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27.1 反比例函数.ppt VIP
- 23年秋七年级劳动技术 第一单元 传统工艺制作编制收纳筐 教案.docx VIP
- 2025年恒丰银行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14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14【参考】.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