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色彩原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色彩原理

第一章 色彩原理 第一节 色彩理论的形成、发展及运用 第二节 色彩的三要素 第一节 色彩理论的形成、发展及运用 一、文艺复兴以前 二、文艺复兴以后 一、文艺复兴以前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写有《色彩学》的小册子,认为原色是白黄黑,他的色彩理论主观推论较多,他曾经提出“光照在物体上,物体的颜色随光的颜色而变化”,说明他当时已经察觉到物体色和光源色的关系。 二、文艺复兴以后 意大利文艺复兴带来了美术技法理论的巨大发展,在绘画中采用了几何学的远近法,开始使用明暗表现立体和空间。达.芬奇(1452---1519)的理论著作《绘画论》,其中突出的贡献是创建了配色理论,他不仅提出“为光所照耀的对象的颜色为发光体的颜色所影响”,科学的道出了光源色,物体色,环境色的相互关系。 达.芬奇 蒙娜丽莎 提香 意大利 1488~1576 委拉斯贵支 西班牙 1599-1660 167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1642—1727)用三棱镜将太阳的光线分为7种颜色,从而证明了白色太阳光,产生于多种不同颜色光线的混合。他的著作《光学》为色彩的产生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大文学家歌德,他在1810年所写的《色彩论》一书中着重强调色彩的心理作用。 19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光色理论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这为色彩语言的发展和绘画技法提供了新条件。 法国印象主义 莫奈 睡莲 雷诺阿 少女像 红磨坊舞会(劳特累克) 此前后发表的法国化学家乔洛夫(1786——1889)的《色彩的同时对比法则》。曾对印象主义画家产生过明显的影响。 新印象主义 修拉 (1859-1891) 化妆的年轻女子 后印象主义 塞尚 高脚盘.玻璃酒杯和苹果 坐在红色手扶椅的塞尚夫人 梵高 形似僧侣的自画像 自画像 高更 白马 结婚 20 世纪以来,绘画色彩的发展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许多画家从各自不同的 角度进一步扩大了色彩的表现力。 马蒂斯 1905-1908 年出现的野兽派 在绘画语言中强调色彩的表现力,画面以鲜明的红、黄、青、绿四原色为基调,配合以单纯的 形状和线条, 色彩语言的着眼点放在追求装饰性、 色块构成及主观感情的表达上。 纽约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镇馆之宝-马蒂斯的《舞蹈》 毕加索(1881-1973) 立体派 强调物体的基本几何体,色彩 以黑、茶、灰、白等中间调子为主。 布拉克 康定斯基(1816-1944) 抽象派绘画 以接近原色的强烈色彩和线条,用 抽象的形构成华丽而和谐的色彩交响乐 蔷薇色的重音 冷抽象 蒙德里安 米罗 超现实主义 追求抽象形体和色 彩的单纯性。 人投鸟一石子 中国的绘画理论 第二节 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概念、三原色、间色、复色) a、概念:色彩的相貌特征。 柠檬黄 湖蓝 庞贝红 b、三原色:红(品红)、黄(柠檬黄)、蓝(湖蓝) c、间色:是指两个不同的原色相混合所产生的另一个色,故称第二次色,也称间色。间色是指橙、绿、紫。 d、复色:是指两个不同的间色相混合所产生的另一个色,故称第三次色。 2、明度 概念:色彩的明暗程度。 3、纯度 概念:色彩的鲜艳程度。 色调 本周作业: 数量:2张 大小:4K 形式:临摹 肖像 中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论语》里所讲的“绘事后素” 《考工记》里所讲的“凡画馈之事后素工” 南齐时期,谢赫《画品》中 ,六法论提出了“随类赋彩”的设色要求(赋通敷、授、布。赋彩即施色。随类,解作 “随物” )(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 清代画家邹一桂又具体指出:“寒暖强弱,大小(指色块的大小),光暗皆色调也,画家宜调度得体方佳。” * * 古埃及,希腊,罗马的镶嵌画,中世纪的湿壁画和蛋彩画 伊苏斯之战——古罗马镶嵌画 用一种主要色相和种 种不同的冷暖,明暗,鲜灰的变化来组织画面 把色彩和素描紧密结合起来 认为明暗变化不是同一色相的深浅变化,阴影不是没有光,而是不同色彩不同明 度的光,阴影不是色彩的熄灭而是色彩的诞生。 用分解对象色彩的办法,以高纯度的小色点在画布上并置,能使一定距离的 观众在观看时,形成视觉混合,取得了比直接混合的颜色更为鲜明的色彩效果 后印象派的色彩语言与印象派的 出发点不同,他们不追求客观的光色效果,而是强调具有强烈个性的色彩,他们 在用色彩表现画家的自身感受方面有了新的发展 立体派先驱 表现主义先驱 原始主义先驱 *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