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麦穗11重点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拣麦穗11重点讲义

这一举措,是为了更好地提供衣服给流浪者保暖。不知由谁发起,一位匿名者开始在墙上画画,并在安装好挂钩,让人们主动贡献保暖的衣服。这个举动经过社交网络传播后,得到大量的捐赠和仿效,最终形成一股风气。 一位广告公司的经理Ali Heidari受到启发,主动出资安装了第一台冰箱,冰箱里所有的食物免费都对有需要的人开放提供。很快,越来越多的免费冰箱出现在各处。活动进展非常顺利,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并没有发生多拿的行为。 观看视频,回想生活中的感动 《爱的传递》 一盏灯 谈谈生活中让人感动的陌生人之间关爱的故事。 记忆中的感动 留给过路人的枣 商场门口的雨伞 失而复得的书包 雨中的撑伞人 “文学绝不仅是镜子般地反映人们的不自由和争取自由的斗争,而且是不自由态的自由补偿。受着社会与精神种种羁绊的人们,可以在文学营造的审美世界里获得某种自由感。”《拣麦穗》就是一篇呼唤爱与美的力作。? 希望我们能够体会这样的淳朴挚爱,在生活中学会感受爱,并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施与爱,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温馨。 作业设计 以《永远留在记忆深处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随笔。谈谈你曾经感受过的至真的情感及其对你的影响。 * 课前提问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最纯真的时光。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童年有什么样的回忆呢? 导入 同学们的童年真的过得丰富多彩。但你们肯定没有到过田地里拣麦穗的经历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现代女作家——张洁写的《拣麦穗》这篇课文。 【教学目标】 1、尝试“对话式”和“品悟法”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品味语言和体悟细节的能力。 2、进入文本,理解“寻梦”的内涵,体会人物对梦想追求的内心世界。 3、重点品味两个关键句段,学习象征手法,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4、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受“拣麦穗”所透出的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启发学生做一个有梦而又追梦的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把握“梦想”及“寻梦”的内涵。 2、难点:理解文中物象的象征意义和丰厚的人性内涵。 张洁,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1937年生于北京。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爱是不能忘记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得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其作品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被译为十多种语言,有三十多个译本。 初期散文特点:婉约清丽,往往直接追求、呼唤爱与美。 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后来的作品则更关注社会现实,挖掘人性的复杂。对女性命运的关照是她坚持的立场。 字音: 捡麦穗( ) 田埂( ) 攒( )钱 歪歪咧咧( ) 磕( )碰 戏谑( ) 腮( )帮 疙瘩( ) 害臊( ) 山坳( ) 蹒跚( ) suì 词义: 戏谑: 蹒跚: 约莫: 死乞白赖: 大言不惭: 开玩笑。 腿脚不灵便,走路艰难的样子。 推测,估计。 纠缠个没完。 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gěng zǎn lièliè kē xuè sāi gēdā sào ào pánshān 刚才同学们阅读过课文了,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复述故事。 故事是说有一个小女孩想嫁给一个买灶糖的老汉,后来老汉死了,小女孩很伤心。? 1.文中还有哪些人物?拣麦穗有谁? 2.为什么拣麦穗?为什么先写姑娘捡麦穗? 3.结果怎样? 4. 面对结果,态度如何? 文中不只有小女孩和老汉,接下来大家根据下面问题补充故事 农村姑娘 拣麦穗 备嫁妆 “我” 梦想幻灭 幻灭 嫁给老汉 第一部分先讲述村姑们幻灭的梦作为下文的铺垫和映衬,奠定全文淡淡的忧伤的感情基调。 姑娘们,小女孩,二姨,婆婆,老汉,挑担子的人 麻木 继续追求 1.“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2.卖灶糖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3.“我”为什么想嫁老汉? 4.老汉为什么对“我”那么好? 真的想娶我吗? “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天真烂漫,幼稚纯真. 天真无邪 卖灶糖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文中对老汉的外貌描写看老汉至少六、七十岁了,经历过很多沧桑,孤苦无依,以卖灶糖为生,勤劳而乐观,但他很慈祥,爱笑,对小孩很亲切,能安慰“我”,给我灶糖吃。在“我”眼中,他是个挺不错的人。 “我”为什么想嫁老汉? 渴望得到疼爱,渴望吃上零食,这是小孩子的最基本的梦想,她把这一梦想寄托在卖灶糖老汉身上; 当“我”说出“我要嫁给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时,作者是怎样形容大人们的“笑”?而老汉的笑与其他人的笑有什么不同? ①明白: 二姨:贼眉贼眼地笑 人们:放声大笑 娘:笑得前仰后合 卖

文档评论(0)

bjuxiao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