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愤》课件精装版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 陆游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铁马横戈” “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书 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著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那知”——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 “艰”——艰难,道出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 “气如山”——当年的豪情壮志,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志士形象。 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 不用动词,不用虚词,纯意象的组合。 战船、战马、酷烈的战争坏境(夜雪、秋风)、险要的军事据点(瓜州渡、大散关),组成了两幅气势宏大的战争场面。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用典。用了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自许为“万里长城”的典故。 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 作者以檀道济自喻,“空自许”,跟“世事艰”照应,既是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感叹,又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 两相对比,何等悲怆。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用典。用诸葛亮上表后主刘禅,出师北伐的典故。 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谁堪伯仲间”,含蓄地谴责了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以致收复大业无人领军,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 报国无门 壮志未酬 年华空老 无人领军 艺术特色 除了用典,这首诗还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对比 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 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年华空老! 迁移训练 相同点: 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 A、词句抒发了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 陆 游 检查预习: 1、陆游,字 ,号 ,山阴(浙江绍兴)人。 (朝代)著名爱国诗人、词人。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为“ ”,诗集有《 》。 2、本首诗属于格律诗中的 ,形式上一般为四联八句,四联名称依次为 , , , 。 3、解释加点的词: 中原北望气如山 气: 楼船夜雪瓜洲渡 渡: 千载谁堪伯仲间 伯仲: 务观 放翁 南宋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剑南诗稿 七律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悲愤 渡口 兄弟,引申不相上下 写作背景 解 题 书:写。 愤:悲愤,愤懑。 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 前两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两句写景的句子有什么特点? 这两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这两次战斗都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当时诗人才36岁。 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中原的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