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鳃腺炎与肠炎病防控技术.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鳖鳃腺炎与肠炎病防控技术 ▲鳖鳃状组织坏死症 ▲鳖鳃状组织坏死症   春夏交季,很容易发生甲鱼鳃状组织坏死症和龟肠炎病,且一旦流行,极易形成暴发性疾病,难以治疗。应从改善水环境、控制投饵、放养密度等方面积极预防   进入五月,野外池塘养殖的龟鳖结束了冬眠,开始进入到摄食和生长阶段,而这段春夏交季阶段很容易发生甲鱼的鳃状组织坏死症和龟的肠炎病。这两种疾病一旦流行,会很快形成暴发性疾病,且难以治疗,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十分重要。以下是笔者的一点防治经验,仅供养殖户因地制宜的参考应用。   一、鳖鳃状组织坏死症的主要症状与有效预防   鳖鳃状组织坏死症俗称鳖鳃腺炎,由于鳖鳃状组织是鳖在特定环境中除肺之外的主要呼吸器官,一旦发病流行就很难治疗,死亡率多在50%以上,严重的几乎全军覆没。   (一)流行特点与病症   1、流行区域   鳖鳃状组织坏死症的流行地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如从2002年开始,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安徽省的滁州、芜湖,江苏省的吴江、徐州、苏州,广东省的顺德、佛山,海南省的文昌、万宁、海口、三亚等地都先后发生暴发性流行。   2、流行季节   鳖鳃状组织坏死症的流行季节,华南地区多发生在3-6月与11-12月间,华东地区则为4-6月和10-11月间。   3、发病症状   病鳖先表现不安,反应迟钝,头颈后仰,口鼻喷水,并在水上直立拍水行走,俗称“跳芭蕾”,严重的趴在食台或池堤水边死亡。而有的死后沉底,体内涨水后上浮水面。发病池基本停食,投饵率降到0.3%以下。病鳖体表体色无异常,病鳖有的口鼻出血沫,死时大多头颈发软或略肿胀,四肢伸开。   将病鳖解剖后发现,其肝胆大多无异常,肠道无食物,肠管内壁无明显坏死症状,小肠内有的有水样充血但无凝血,有的无血。鳃状组织呈淡黄色或灰黄色细颗粒状变性坏死、肺略气肿、成熟雌雄性器官正常,雌性卵细胞发育正常。   4、与鳖赤、白板病的流行区别   鳖赤、白板病症与鳖鳃状组织坏死病症相似,判断时容易将两者混淆。   鳖赤、白板病的流行季节为一年四季,其流行特点是天气长期阴雨易暴发。而鳖鳃状组织坏死症对气候的变化影响不大,即使是晴好天气也会暴发。 鳖赤、白板病表现为突然停食,并在池边漂游或集群,大多病鳖头颈伸出水面后仰,并张嘴作喘气状,有的鼻孔出血或出气泡,严重的有明显的神经症状,故对环境变化异常敏感,稍一惊动迅速逃跑,不久就潜回池边死亡。患鳖赤、白板病的病鳖体表白底板病呈苍白色,红板病底板呈暗红色,有的全身肿胀。解剖病鳖可见局部肠道有坏死症状,红底板病有肠凝血和充血,白板病肠空发白。肝脏大多充血并呈紫黑色,肝体指数大于正常,并伴有大量腹水。有的雄性生殖器脱出体外。   (二)鳖鳃状组织坏死症发病原因   1、 水环境恶化   池水环境恶化是暴发此病的主因之一。发病期间水呈土黄色泥浆状,水体透明度为零。水体表面一层深黄色水华,味恶臭,水体溶解氧为零。水温底层和表层温差大,特别是后半夜,底层和表层呈高低逆反时,水体混浊度加重。   2、 养殖密度过高   由于放养时气温较低,鳖的规格也较小,而经过几个月的饲养后,有的规格已超过放养时的1倍,所以密度大大超过常规要求。特别是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鳖的活动能力增强,给土底池塘水体恶化增加了因素。   3、 病原传播   外来苗种不经过检疫检验和消毒带入病原也是发生该病的因素。还有外来动物也能带入病原,如狗在吃过发病鳖场抛弃的病死鳖后到其它未发病的养鳖场就易传入该病。   4、 养殖设施不全    池塘中无晒背和栖息场所也易发生该病。如在华南地区,同一个鳖场,在晒背和栖息条件较好又在池中种草的鳖池就不易发病。   (三)预防措施   1、改善环境   由于该病的发生原因多由池水环境恶化造成,因此预防时应将改善水环境放在首位,改善水环境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项:   降低水位适当换水   只要水不冻,即使在冬季也不需要很高的水位,一般华南地区可保持在30厘米左右,华东地区保持在40厘米左右就可,这样上下层水体对流交换的速度会相对快些,也能使底层的有害气体溢出。而有换水条件的地方还应适当换水,使水质保持活爽。   种好水草   养鳖的室外池塘种好水草是防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水草一般以水葫芦、水浮莲和水花生为好,并把草种养在池边离岸1米处较好。如广东绿卡养殖公司几年来在池中种好水草后很少发生病害。   定期泼洒生石灰   由于排泄量大,所以养鳖水体大多呈酸性,一般pH都会在6左右,而这对喜欢pH在7-8之间微碱性水体生活的甲鱼来说很不合适,所以要求每15天每立方米水体泼洒50克生石灰调节池水pH。   2、控制投饵   过量投饵是造成水体败坏的原因之一,一些养殖场因饲料

文档评论(0)

hgcm7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