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一2013第四次高二周练历史试题文档.docVIP

太康一2013第四次高二周练历史试题文档.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康一2013第四次高二周练历史试题文档

高二历史周练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南北朝时期,南朝君主面对强大的地方豪强势力,一方面派皇家子弟到地方出任各州的牢事行政长官——刺史;另一方面又派出身低微、品级低下的官员到地方各州出任典签。典签职微权重,“一州之事,悉以委之”,州镇要事须典签批准方能实行,“诸州闻有典签,不闻有刺史”。上述史实表明南朝 A.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B.庶族地主的政治地位提升C.中央集权衰落 D.皇室贵族势力下降 2.唐朝后期学者李翱提出“复性说”。“复性说”主张:人性本善,圣人不为情欲所累,故未丧本性,一般人往往溺于情欲而迷失本性,以致世风口下,道德沦丧。要扭转道德沦丧造成的社会混乱,必须劝导人们灭掉情欲,从“弗思弗虑”中求得“至诚”。由材料可知,李翱“复性说”A.以佛教思想完善传统儒学 B.体现三教合一趋势C.要求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 D.带有佛、道融合的倾向3.历史学家黄仁字评述明代思想家李贽时指出:“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仁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李贽倡导的)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这段材料意在说明李贽的思想 A.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有限 B.民主色彩淡薄C.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 D.遭到统治者的摧残 4.明朝官员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材料反映丘浚A.对土地兼并持放纵态度 B.主张以道德教化缓解土地兼并C.认为土地兼并难以根治 D.主张复兴古代土地国有制5.19世纪末问世的《适可斋记言》—一书写道:“江浙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声名远播之后,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误用自由者,遂相率至沪,父母丈夫不能阻也,”这段言论反映近代中国A.出现男女平等的社会潮流 B.男耕女织小农经济解体C.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增强 D.传统农业社会的观念受到冲击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初,中共实行土地收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给农民使用的土地革命政策。后来发现农民担心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不热心土地的生产经营。中共又及时将政策调整为:土地归农民所有,农民可自由支配土地。材料反映中共 A.改善民生的理念 B.土地政策经历了由土地公有到私有的转变 C.以发展农业生产为各项工作的中心 D.维护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7.历史学家吴于廑指出:“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白君权,出自一个立法者。”材料意在说明中世纪欧洲 A.法制趋于完备 B.深受古罗马习惯法的影响C.神权高于王权 D.君权——定程度上受到约束8.19世纪30年代末爆发的英国宪章运动明确提出:“议会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限制,使各选区得以选拔他们爱戴的人,不论贫富。”上述主张A.体现了直接民主的政治诉求 B.要求打破工业资产阶级垄断政权的局面 C.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D.反映工人阶级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9.《全球通史》一书写道:“非洲人不再用奴隶、砂金、羽毛和象牙同欧洲人交换盐、料器、布匹、朗姆洒和杜松子酒(均为欧洲名酒)等。到19世纪末时,英国银币、奥地利元和美元已在这里(即非洲)普遍使用”这段材料反映 A.非洲商业文明的进步 B.非洲同外部世界隔绝状况开始改变C.非洲丧失了经济自主权 D.欧洲对非洲的扩张从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10.央视《大国崛起·德国篇》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打着亚当·斯密自由主义大旗。杀气腾腾涌人德意志经济领域……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对此有一个精彩的比方:“当一个人已经登上高峰以后,就会把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爬—亡来。”为此,1841年,李斯特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幼稚工业保护论”。材料中的“梯子”是指A.殖民主义 B.自由主义 C.贸易保护主义 D.民族主义11.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一书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苏联领导人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中国邻邦”。这段材料试图说明 A

文档评论(0)

sb752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