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鸡年话鸡
鸡年话鸡
鸡年已过去,狗年又来临,闲暇话鸡。
众所周知,我国的版图,从地图上看,就像一只跃然纸上的大公鸡,昂首挺胸、形神兼具,屹立于世界东方。可惜,法国的国鸟是鸡,我国却还没有国鸟,要是选国鸟,我会选鸡,选我国特有的金鸡——红腹锦鸡,这种珍禽色泽艳丽,姿态动人,当然,这是指雄性,相比之下,雌性就谦逊得多了。陕西有个地方叫宝鸡,便是因为历史上盛产红腹锦鸡而得名。
2005年是农历的乙酉年即鸡年,掐指一算,生肖动物排行榜里,鸡,竟是十二属相中唯一的鸟类。多数人熟悉的鸡乃是家鸡,都是人工饲养的不同品种,人类畜养的家鸡曾达200种之多,现在多已失传或绝种,目前还有70多个品种,家鸡不仅品种多,而且称得上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驯化了的鸟,全球人类饲养的鸡的总数在100亿只以上,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鸡。
古代,鸡常被用做祭祀之物,歃血盟誓,动辄杀鸡。唐代,因玄宗皇帝沉迷于斗鸡,使斗鸡成了一个行业——斗鸡坊,驯鸡、养鸡者地位优越,当时社会上便流传有“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的民谣。
人类养鸡的最早有史记录是公元前8000年(旧石器时代)的越南,然后,中国、印度、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相继发生鸡的驯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屈家岭人类遗址(新石器时代)中,曾发掘有陶鸡,说明,早在公元前,家鸡就已普及于华夏了,而波斯及美索不达米亚是公元前600年、英国是公元前100年,才发生禽类饲养的。可以说,在地球上的所有鸟类中,鸡,在人类进化史上,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只有人类工厂化高密度地养鸡后,才产生禽流感一类的疫病。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由于鸡的经济价值实惠,驯养便利,中国的养鸡史至少已有5000年了。中国最早的养鸡专业户产生于汉代,姓祝,叫祝鸡翁。据《列仙传》记载,家住河南洛阳的祝鸡翁养鸡百年,有鸡上千,个个有名,一呼即应。白天散放,晚间回到家里,栖于树上,年复一年,居然发了鸡财。就我所知,中国最大的鸡也在河南,即信阳的鸡公山,位跨豫鄂两省的鸡公山,方圆50公里,属大别山,主峰报晓峰,势如雄鸡,引颈迎风,昂立于群山之中。
鸡叫三遍,太阳出来,鸡的司晨报晓,被看成黎明即起的吉兆。鸡便成了划分阴阳两界、送走黑暗,迎接光明的“阳鸟”、“天鸡”,吉祥的化身,鸡者,吉也!司晨报晓有天鸡,以鸡煞鬼,除秽驱邪,也是鸡在民俗中的重要角色。清人袁枚说:“鬼怕鸡叫,鸡叫一声,鬼缩一尺,灯光为之一亮”。尽管鸡与凤沾亲,是吉祥化身,又有五德,但若出现母鸡打鸣,就不吉利了。《尚书》有“牡鸡司晨,惟家之索”之说,意思是母鸡若打鸣,家道会衰落,喻夫人干政或事物反常。
在农业社会的六畜中,鸡和狗的关系总是难解难分,犬守夜,鸡司晨,恪尽职守。有如人之食色,皆为天性。老子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之语,陶渊明有“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林颠”之句。至于“鸡犬不宁”、“鸡犬升天”、“鸡零狗碎”,皆有其典,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鸡鸣狗盗”的故事了。
在没有钟表的时代,雄鸡打鸣是人类的主要计时工具之一,特别是在先秦,人们有鸡鸣即起的习惯,如,闻鸡起舞,刻苦练功。各国的疆界、隘口也是闻鸡开关,这才有孟尝君计过秦关的趣事。齐国贵族孟尝君生性好客,门客三千,秦昭王曾礼聘他为相,后听谗言欲杀之,孟尝君闻讯而逃,至函谷关。因时辰尚早,鸡鸣才能开关,孟尝君一行只好等待天亮,忽然,秦王追兵将至,孟尝君大惊失措。这时,一位素无名声的下士自称会学鸡叫,以骗开城门,孟尝君大喜,命其一试,果然一鸣惊人,余音袅袅。几声之后,远近村落的公鸡纷纷响应,此起彼落,连关吏养的鸡也昂首啼叫起来,关吏揉着惺忪睡眼打开关隘之门,孟尝君一伙便因此趁“鸡”而逃。以后,人们便将“鸡鸣狗盗”比喻各有所长。
其实,这类把戏我们小时侯就从电影“半夜鸡叫”里学到了,以至于这些年,我在每次外出携伴观鸟时,凌晨叫早,便学鸡鸣,往往唤得远近公鸡纷纷呼应,屡试不爽,喔喔喔……看来,如果孟尝君在世,我也可以在他的门下混吃混喝了。
近来,我发现古代诗文中,对鹧鸪、野禽,甚至对家鸡的描述,不绝于书。从《诗经》中的“风雨潇潇,鸡鸣胶胶”、“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诗成一夜月中题,便卧松风到晓鸡”、“犬吠鸡鸣几处,条桑种杏何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少年读书时”……直至毛泽东的“一唱雄鸡天下白”。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首唐人项斯写的《鸡》: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按照天干地支的算法,农历2005年为乙酉年,酉为鸡,也就是鸡年。在鸡年即将来临之际,介绍一些与鸡有关的知识,我想是有所裨益的。
鸡是人类很久远的朋友了。想祖先们饲养动物,不会象现在人们养宠物一样,只是为了消遣和观赏,而是为了实用。养牛取其勤勉,为了耕地。养狗取其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