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南省乐东县毫来浪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doc

浅谈海南省乐东县毫来浪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海南省乐东县毫来浪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浅谈海南省乐东县毫来浪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摘要:海南省乐东县毫来浪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区域上已发现抱伦金矿以及一系列金矿(化)点,成矿潜力较大。本文对该区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对金矿找矿前景做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毫来浪;地质特征;金矿;找矿远景 海南省乐东县毫来浪区位于海南岛西南部乐东县国营山荣农场南部,距乐东县城直线距离约15km。根据海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修编的1∶50万海南省地质图,该区大地构造位置隶属海南岛南部东西向九所―陵水深大断裂带中西段,为北东向文儒―千家成矿单元南西部。总体上该区地质勘查及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九十年代海南地质大队曾在该区开展过1∶5万地质调查,后期有人曾在该区发现含金矿化转石,区内尚未开展过矿产勘查。2009年初,海南金海福实业有限公司对该区开展野外实地调查,进行了局部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工作 1. 区域地质特征 1.1 地层 区域上地层零星出露,多呈岛屿状相对集中分布,由老到新主要有长城纪抱板群,寒武纪孟月岭组―大茅组,奥陶纪晚世干沟组、中世榆红―尖岭组及早世大葵―牙花―沙塘组,志留纪早世空列村组、陀烈组,石炭纪南好组―青天峡组,白垩纪早世鹿母湾组、汤他大岭组及六罗村组。主要岩性为云母石英片岩、长石石英岩、变质石英砂岩、千枚岩、变质粉细砂岩、粉砂岩、碳质绢云板岩及结晶灰岩等。抱板群为一套古老的变质岩系,局部经历了混合岩化作用,岛内西部的多数金矿床均产在此地层中,它为金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是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的有利部位;古生界地层为一套滨海沉积浅变质岩系,岛内一部分有规模的金矿产于此岩系中,是寻找石英脉型金矿的有利部位;中生界地层分布较广泛,多为火山沉积及次火山岩,应是寻找火山及次火山岩型金矿的有利部位;新生界第四系多呈带状展布于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主要由砂砾、砂、粘土组成,分布于地势低洼处 1.2 构造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东西向九所―陵水深大断裂带的中西段北侧,地处北东向文儒―乐东构造带西南段,为白沙断陷盆地东南缘,该断裂构造控制了岩体的产出和金矿床(点)的分布。区域上断裂构造较复杂,北东向、东西向断裂构造发育,1∶5万遥感地质解译显示,该区环形构造和线形构造较发育,线形构造整体呈北东向展布,带状异常交叉部位和环带交切部位均构成有利的找矿地段。多组构造相互交汇叠加,为金的迁移和富集提供了有利空间,北东向和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金矿床(点)的分布,区域上多数金矿床均产于类似的构造部位 1.3 岩浆活动 区域上岩浆活动十分频繁,并形成了多个较大的岩体,如千家岩体、保亭岩体等[1],区域上岩浆岩分布广泛,岩石类型较复杂,从酸性到基性,从侵入岩到喷出岩均有产出。主要有二叠纪、三叠纪及白垩纪侵入岩,岩性为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正常花岗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及花岗斑岩等,其次为二叠纪―三叠纪花岗岩及其侏罗纪早―中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正常花岗岩、碱长花岗岩,侵入岩多呈小岩基及岩株状产出,此外,分布在各种地层及岩体中的晚期脉岩也较发育。各类侵入岩均为多次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成矿作用的产物,矿(化)点多分布于酸性侵入?r体中以及与其它岩体的接触带部位 1.4 区域矿产 区域上矿产以金为主,金矿床(点)分布相对较集中,大型金矿床有抱伦金矿,金矿(化)点有雅亮、南雅、雄岭、千家等,此外尚有铅、锌、钼等矿点及花岗岩建材、地热水等资源 其中抱伦金矿产于志留系陀烈组千枚岩中,受NNW向构造破碎带控制,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次为含金蚀变岩型[2―3]。属于花岗质岩浆水和变质水混合的中温偏高热液矿床。其深部及外围仍具较大的找矿潜力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研究区出露地层简单,主要有白垩纪早世六罗村组和晚世报万组及新生界第四系 白垩纪早世六罗村组(K1ll):主要由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组成,为内陆盆地火山沉积,厚度变化范围为1074m~1594m,小面积出露于研究区的东北和西部 白垩纪晚世报万组(K2b):主要由长石砂岩和泥岩组成,为内陆盆地沉积,厚度变化范围为800m~1687m,大面积出露于研究区西部 新生界第四系(Q4):由砂砾、砂、粘土组成,分布于河谷及低洼处 2.2 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北东向及东西向断裂,其次为近南北向断裂;多组断裂构造相互交切,形成棋盘式构造格局,控制了侵入岩与金矿的产出及分布。东西向和北东向构造规模较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控矿构造,如区内的金矿化点均分布于深大断裂的两侧附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构造规模相对较小,多属导矿与容矿构造,大多金矿化点产于此断裂构造带中或两组断裂的交汇部位,区内金矿化类型主要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