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古诗词在流行歌曲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潜伏-古诗词在流行歌曲中

潜伏:古诗词在流行歌曲中   古典诗词是最美的汉语组合形式,也是传统中国人理想的气质体现,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代的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韵飘洒醉长安。而今天,尤为幸运的是,古诗词谱曲中有不少都被谱成了流行歌曲,这其中最出名的当属邓丽君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专辑《淡淡幽情》,这张专辑完全是由古诗词谱曲组成,经过她充满古典美的音色打磨,供人传唱并历久不衰。再后来,以方文山的中国风为代表的音乐伴随着周杰伦独特的风格,如龙卷风一般席卷课堂,古诗词开始在流行音乐中潜伏了 最早的流行音乐与古诗词 流行音乐诞生于近代开埠最早的上海,在人们的印象中,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流行歌曲充满西方的情调,是一种舶来品在中国的移植。所谓的现代流行歌曲在音乐上大量借鉴了西方现代音乐的元素,由此塑造“现代”感觉。如果仔细对歌词进行研究,我们会发现,这种现代新兴歌曲与古典诗词之间有密切而复杂的关联。现代流行歌曲中,中国传统古诗词汇集到一起,成为现代流行音乐取之不尽的资源。这种承续和汲取一直维持到当下,还常常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20世纪初,在西风东渐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先进的新文化代替原来的旧文化。上海作为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出现了以黎锦晖创作的《毛毛雨》为开山之作的中国第一代流行歌曲。当时的流行乐坛还到处充斥着西方味道,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中国缺乏流行音乐元素。与此同时,较为流行的西方音乐形式不断传入中国,影响着中国流行乐坛。当时的流行乐坛多采用欧美流行的曲子,由中国文人“依声填词”。由于要考虑新思想的传播和传播形式的保守,古代诗词的身影频繁地出现在现代流行歌曲之中 流行歌曲对古代诗词的吸收和借鉴没有固定的方式,最明显的就是直接选用旧体诗词作为歌词。这类作品在当时流行歌曲中占比不是很大,但要超过新诗作歌词的情况。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品有《淡白梅花》(纳兰性德《眼儿媚 《淡白梅花》 词曲:黎锦晖 莫把琼花比淡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除了直接将古诗词当作歌词外,当时还通过点缀式或拼接式等方式借用古诗词。点缀式是指在歌曲中仅选用一两句古典诗词作为点缀,比如: 《一封快信》 选用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昨夜梦太长/醒来时不早/门外有人敲/绿衣邮差到/…… 拼接式一般选用整首或至少半首古诗词原作,和新歌词拼接成一首完整的歌词: 《我怎么舍得你》 借用宋代《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第一次相逢/约在黄昏后/你礼仪周到/你倜傥风流/……/你别离情偶/泪向内心流/我失去灵魂/比死还难受/今年元夜时/花市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在当时的歌词创作中,古诗词要明显高于新诗借用频率,可能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由于新诗大多只宜读,不宜唱,二是新诗有著作权的问题,诗人不愿作为歌词材料推广 古诗词本是那个时代的流行音乐歌词 古诗词在今天已经成为经典文学殿堂中光辉四射的文学体裁,而在其产生的当时,它正是流行于秦楼楚馆闹井酒肆的流行歌曲。从现在发现的敦煌词中,我们大致还可以还原出其通俗而清新的原始面貌,也可以从中想象出歌女演唱的情形。“词”在唐代的兴起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方面是诗由盛转衰形成新的文学形式的召唤,另一方面是新的音乐对歌词的急切需求。从《诗经》《楚辞》和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等各种诗歌形式,在初期都可以入乐而歌,与今天的歌词一样自由灵活,但是,每当新的诗体从音乐中独立出来,“遂变为文章之事,非复律吕之事”。我国的诗歌史,其实是一部歌词的发展史。古人没办法记录旋律,只有歌词文本被记录,古人称之为诗,在唐宋时,才把歌词与诗从形式到概念上加以区分 我国自古就有“诗乐舞混沌不分”的传统,《诗经》《楚辞》和乐府诗歌中的古诗大都吟唱,作为音乐性更强的词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上均体现出歌曲的特征 古诗词潜伏在流行歌曲中的形式 流行歌曲在中国经历了萌芽――发展――消失――复苏――繁荣等时期,不论是二十世纪早期的流行歌曲还是当代流行歌曲的歌词,我们都可以看到古诗词在语言上对歌词的影响 流行歌曲的全面复苏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这一时期港台地区流行音乐不断传过来,其中以邓丽君的影响最大。从邓丽君演唱歌曲的歌词中,有许多整段整段的古诗词。她开创了歌词借用整首古诗词的先例。时至今日,在热播的大型古装剧《甄?执?》中的大量插曲也都来自古诗词 有些流行歌词则将古诗词同现代白话文相结合,即借用古诗词的某一两句,点缀其中――如家喻户晓的琼瑶,1981年为电影《却上心头》同名主题曲作词,其中就有李清照《一剪梅藕香残玉簟秋》中“才下眉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