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docx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13 综述: 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 房泽轩 0940204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20112574 一.喹诺酮类药物的发现  PAGEREF _Toc320112574 \h 2  HYPERLINK \l _Toc320112575 二.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PAGEREF _Toc320112575 \h 2  HYPERLINK \l _Toc320112576 三.作用机制  PAGEREF _Toc320112576 \h 3  HYPERLINK \l _Toc320112577 四.新药的研发  PAGEREF _Toc320112577 \h 3  HYPERLINK \l _Toc320112578 五.合成路线  PAGEREF _Toc320112578 \h 4  HYPERLINK \l _Toc320112579 六.构效关系:  PAGEREF _Toc320112579 \h 9  HYPERLINK \l _Toc320112580 七.展望  PAGEREF _Toc320112580 \h 10  HYPERLINK \l _Toc320112581 八.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320112581 \h 12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喹诺酮类药物化学和在分子水平上对其抗菌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同时借鉴其它类抗菌药早期开发的成功经验,新喹诺酮类药物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综述了喹诺酮类药物的发现,发展,以及一些主要的和较为新颖的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方法和构效关系,并在最后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喹诺酮类药物 莫西沙星 构效关系 新药的展望 一.喹诺酮类药物的发现 萘啶酸是1962年人们在合成抗疟药——氯喹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一种副产物,它的问世,标志着喹诺酮类药物历史的开始,也预示着这类新抗菌药开始造福于人类。 自1962年合成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Nalidixic Acid)为第一代,只对 HYPERLINK /view/29729.htm \t _blank 大肠杆菌、痢疾杆菌、 HYPERLINK /view/1205174.htm \t _blank 克雷白杆菌等少数G-杆菌有效,口服吸收差,副作用多,仅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   1974年合成第二代喹诺酮类代表药吡哌酸(pipemidic Acid),对G-杆菌的作用也包括了部分 HYPERLINK /view/277687.htm \t _blank 绿脓杆菌,抗菌活性较前者提高,口服少量吸收,但可达到有效尿药浓度,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因此用于尿路和肠道感染。 1979年合成第一个第三代喹诺酮药: HYPERLINK /view/103511.htm \t _blank 诺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它是4-Quinolone结构改造衍生物,在6位上加上一个氟(F)后,增加了脂溶性,增强了对组织细胞的穿透力,因而吸收好,组织浓度高, HYPERLINK /view/14279.htm \t _blank 半衰期长,更大大增加了抗菌谱和杀菌效果。此后,构效关系的研究进一步展开,近年来新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如雨后春笋,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氟喹诺酮类对G-杆菌,包括绿脓杆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对G+球菌也具一定抗菌活性,尤其对耐药G-杆菌,仍可呈现敏感。 二.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众所周知,任何一类化疗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均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难于对其远期发展前景作出准确的预测。尽管如此,在一定程度上,人们仍可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和最新的研究进展对其发展前景作出某些评估,仍是很有意义的。20世纪80年代末,Neu根据当时所能收集到的文献资料第一次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述评。随后,Andriole于1993和1994年又连续发表2篇有关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前景的述评文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喹诺酮类药物化学和在分子水平上对其抗菌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同时借鉴其它类抗菌药早期开发的成功经验,新喹诺酮类药物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喹诺酮按发明先后及其抗菌性能的不同,分为一、二、三、四代。   第一代喹诺酮类,只对大肠杆菌、 HYPERLINK /view/475183.htm \t _blank 痢疾杆菌、克雷白杆菌、少部分 HYPERLINK /view/104738.htm \t _blank 变形杆菌有抗菌作用。具体品种有 HYP

文档评论(0)

3wioonra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