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拉金诗歌中生态伦理思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菲利普·拉金诗歌中生态伦理思想

菲利普·拉金诗歌中生态伦理思想   摘 要: 菲利普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英国诗人之一。近年来,国内学者主要从主题、叙事和语言层面论及拉金诗歌的英国性、两性伦理和语言特质,对其生态伦理思想的评析却少有涉及。拉金诗歌所表现的对动物的关心和对生态平等的支持,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将拉金的诗歌放置于理性生态哲学和生态批评的视角下从上述两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菲利普 生态伦理 诗歌 一、引言 菲利普Philip Larkin,1922―1985),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名叫Coventry的工业城市。1943年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圣约翰学院,先后工作于威灵顿(1943―1946)公共图书馆、雷斯特(1946―1950)、贝尔法斯特(1950―1955)及赫尔(1955―1985)等大学图书馆,曾担任诗集学会主席,大英文艺促进会文学委员会委员,美国文理科学院名誉院士。1985年12月2日因喉癌逝世于赫尔。拉金生前正式出版的诗集有四本,即《北方船)(The Northship,1945)、《较少受骗者)(The Less Deceived,1955)、《降灵节婚礼》(The Whitsun Weddings,1964)和《高窗》(High Windows,1971),1965年获女王诗歌金质奖,同时被评论界誉为“英格兰现有的最优秀诗人”。由于拒绝担任这一殊荣,他又被称为“非官方的桂冠诗人”。拉金生前其作品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直到辞世以后,其诗歌纯粹的魅力和趣味才赢得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戴维在《托马斯Thomas Hardy and English Poetry)第一章“拉金的风景”中论证了拉金受哈代的影响;韦恩在担任牛津大学特聘诗歌教授期间发表讲演《菲利普The Poetry of PhilipLarkin,1974)中,分析了拉金诗歌的主题和诗艺;恩赖特在《沿墓地之路走去:菲利普下,从上述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拉金诗歌中的动物 拉金将自然的顽强与脆弱交织在诗歌中,自然的坚强体现在万物成长生存过程中的灾病困顿与艰辛步履,而自然的脆弱则表现在动物被人类利用技术手段无止境地掠夺和压榨的生存境况。拉金许多动物题材的诗歌把伦理关怀关照到动物界,表达了诗人敬畏生命和提倡生态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 以及它们觅食取暖的方式, 迥异于我们,可是 某种亲密的关系挥之不去: 我们均渴求家的舒适 洞穴、窝巢和居室. 我们的感知如此一致 ――或许不正确,或许不实际一一 这让我们不断联系; 我看见岩石,陶土,白垩粉, 低垂的草,摇曳的枝干, 这就是我眼中的你 《地球的微小生命》 这首诗歌是拉金生态伦理思想的高度概括,动物和人类有相同的生存需求和生存权利,自然界的生灵和人类既是息息相通的又是息息相关的 拉金本人是一个喜爱动物、对动物很有爱心的人。事实上,拉金一共写了十多首以动物为题目或为题材的诗歌,比如《鸽子》、 《刈草》、《猩猩实验室》、《癞蛤蟆》,等等。拉金的动物诗歌描写的动物与人们的日常经验十分接近,比如在田野牛圈里的牛犊(《电网》)、在赛马场上奔跑的赛马(《在草地》)、在屋顶上歇息的鸟(《鸽子》)、不情愿地被当作道具的猫(《题在一个年轻女人照相簿的诗》)、羊圈里的羊(《最初的风景》)、被机器无意中杀死的刺猬(《割草机》),等等。由于这些诗歌都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动物,它们的境遇更能唤起读者的认同感,能打动读者,唤起人们注意这些动物岌岌可危的处境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拉金着手编辑《牛津丛书:二十世纪英国诗歌》这本书。这部丛书的主导思想是“以我的观点来规划英国诗歌”,由于拉金个人对动物诗歌的偏好,这部丛书里收录了很多动物诗歌,比如:收录的D.H劳伦斯诗歌中,有一半是劳伦斯的动物诗歌。在?@部丛书还收录了六首拉金自己写的诗,其中有两首是有关动物的: 《在草地》和《带一只回家给孩子们》,这一方面说明拉金对动物诗歌的重视,另一方面说明拉金自己认为动物诗歌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之一。在拉金立下的遗嘱中除了把一部分财产留给他忠实女伴莫妮卡,一部分捐献给作家协会以外,其他财产都捐献给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 用怎样的写作手法才能唤起人们对动物的同情和对他们恶劣的生存境况的重视呢?拉金借鉴了劳伦斯动物诗歌的写作手法。拉金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模仿劳伦斯的诗歌写作,他高度评价劳伦斯:“这个世纪没有哪一个作家像他这样关注这个世界,没有哪一个作家有他这样全面,他的写作涉及国家和五大洲,涉及人民和哲学,涉及每一件事物:小鸟、走兽、花草。”劳伦斯的诗歌不仅有对自然界中各种各样植物的赞叹和描写,更有对各种动物的描写。拉金和劳伦斯一样对自己笔下的动物充满敬畏和爱,他们的诗歌都表现“敬畏生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