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礼记中教育思想.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礼记中教育思想

文库 第四节 《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一、《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大学:大人之学 (一)三纲领(关于道德教育的目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二)八条目(关于道德教育的程序和步骤)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己治人”的修养模式。 修身是中心环节。 二、《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一、关于教育作用: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二、关于教育与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1、教学相长:“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藏息相辅:“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3、预时孙摩:“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4、善喻(启发诱导):“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 5、长善救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6、善教继志:“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第五节 墨、道、法家的教育思想 一、墨家的教育思想 代表人物:墨翟;核心思想:兼爱 (一)关于教育作用 “素丝论”,肯定了人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二)关于教育目的 培养“兼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三)关于教育内容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既述且作”,鼓励创新 教育内容:诗、书、春秋,“非乐”,重视科技教育 二、道家的教育思想 代表人物:老子(李耳);核心思想:自然无为 (一)关于教育作用 “自然人性论”,否定教育的作用 (二)关于教育目的 “隐士”:“无为品质”:无事、无欲 (三)关于教育内容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否定一切人类文明; 教育内容:“自然之道”: 不争:“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知足:“祸莫大于不知足。” 贵柔:“物壮则老,是谓非道,非道早已。” 三、法家的教育思想 代表人物:商鞅、韩非;核心思想:法治 (一)关于教育作用 “人性自私说”,肯定法的作用,否定教育的作用 (二)关于教育目的 培养“能法之士”、“智术之士” (三)关于教育内容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废先王之教”(儒家:“法先王之教”),否定传统文化; 教育内容:“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复习思考题 简释题:1、学而优则仕 2、有教无类 3、庶富教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5、三纲领八条目 6、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7、素丝论 思考题: 1、简述春秋战国时期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2、评述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3、简述孔子关于教育内容的思想。 4、简述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5、简述孟子关于人性论和教育作用的思想。 6、比较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论和教育作用的思想。 7、评述《学记》中关于教学的思想。 8、简述墨、道、法家的教育思想。 第二讲 古代(秦汉至清中叶)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学校教育发展概述 一、文教政策的沿革 秦代:“书同文,行同伦”;焚书坑儒。 汉代: 独尊儒术:使封建的学校教育完全变成了儒学教育。 兴太学:公元前124年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 重选举:为汉代察举制规划了要点。 魏晋南北朝:离乱年代,没有统一的文教政策。 隋唐: 重振儒术:专设孔子庙,封孔子为“文宣王”;重用儒生;编辑《五经正义》、《五经定本》。 兼重佛老:促进了儒、佛、道三种文化的融合。 宋: 重文教,抑武事: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削弱了国家的军事实力。 尊孔崇儒: 提倡儒佛道融合,促成了理学思想的产生。 理学思想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佛教和道教思想所形成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想体系。 理学思想产生于北宋,形成于南宋。 至南宋,理学思想分为两大派别,后世称之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在元、明、清三朝占统治地位的是程朱理学。 元:采用汉法。 明清: 大力发展学校教育。 大兴文字狱,钳制知识分子思想。 二、官学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汉代: 1、中央官学: 1)太学: 创建和发展:公元前124年创建;东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达到学生人数三万多人。 太学的师生:教师称博士,有“严于择师”的传统;学生称博士弟子,或太学生、诸生。 教学内容:经学,又分为今文经学和古

文档评论(0)

cgsx2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