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口上资本怼得越来越厉害
风口上资本怼得越来越厉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用来形容井喷的共享单车似乎尤为贴切。几乎在一夜之间,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纷纷被各种颜色鲜艳的共享单车“攻占”,赤橙黄绿青蓝紫,以至于有人惊呼颜色都不够用了……
从2016年4月22日摩拜?纬档谝淮纬鱿衷谏虾K闫穑?无桩智能共享单车到今天不过一年的时间(ofo2015年9月就出现在校园里,但只针对师生共享)。这一年却是共享单车风起云涌、捉对厮杀、问题频发、备受争议的一年。社会高度关注,存在感一时无两,成为2016年至今最大的网红
一位共享单车的从业者苦笑着称,之前每天操盘几十亿资金也无人关注,现在一天光投诉电话能接200个,凌晨2点下班是常态。“我们的每一个细节,无论好的,坏的,都被成倍放大到公众面前,每天都如履薄冰,一位久不见面的老友对我惊呼,你怎么老了这么多!”
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没时间洗头已经成为一个梗。创业,对每一位创业者来说都注定不平坦,何况这场贴身肉搏的大战在资本的裹挟之下不仅远远没有结束,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轮子上的资本狂欢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原本默默无闻的共享单车行业迅速升温,成为资本市场的“当红炸子鸡”,引得各路英豪纷纷涌入。除了投资人,BAT等互联网大佬,还有传统的自行车生产企业、新兴的初创公司……到今年初,这条赛道上已经拥挤了三四十家企业,积聚了百亿资金
根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仅摩拜、ofo、小鸣和优拜四家共享单车,就累计完成了15轮的融资。特别是在2016年8月,摩拜单车、ofo相继完成B轮融资,从此走上了疯狂的资本扩张之路
摩拜B轮融资的投资方除了熊猫资本和愉悦资本,还包括李开复的创新工场。紧接着的9月摩拜进行了C轮融资,红杉和高瓴两大巨鳄携1亿美元入局这一轮“一堆人追着投,拿钱拿到手软”。摩拜与资本之间的供需关系倒转,选择权掌握在了摩拜手中
一个月之后,摩拜再次融资5500万美元,华平、腾讯、启明创投、贝塔斯曼抢得入场券。2017年1月,摩拜D轮又获得2亿美元融资。与此同时,富士康战略投资摩拜。一个月后,淡马锡、高瓴资本再度追加投资,不过金额未透露。3月初,摩拜完成D+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
ofo的融资力度有过之而无不及。2016年2月获得金沙江创投、东方弘道的A轮融资1500万元,2016年8月A+轮,1000万;9月B轮,数千万美元;B+轮,滴滴出行出资数千万美元; C轮,1.3亿美元,投资方包括滴滴出行、小米科技、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俄罗斯DST(Digital Sky Technology)创始人Yuri Milner等
2017年3月,ofo宣布完成D轮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DST领投,滴滴、中信产业基金、经纬中国、Coatue、Atomico、新华联集团等多家机构跟投。这也是俄罗斯风投机构 DST首次进入中国共享单车赛道。这家关注于中后期互联网企业的投资机构,曾参与过 Facebook、Airbnb、京东、阿里巴巴、滴滴等企业
ofo的D轮融资的4.5亿美元融资额创下了共享单车行业之最,不仅超过了ofo此前的1.3亿美元C轮融资,也超过了其竞争对手摩拜单车于今年年初完成的2亿美元D轮融资
4月22日,ofo又宣布获得蚂蚁金服战略投资,双方将在支付、信用、国际化等领域展开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无现金社会建设
根据比达咨询2月发布的《2016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ofo、摩拜单车两家共占据了91.3%的市场份额,几乎瓜分了这一市场。在资本的推动下,各家企业急速扩张,据统计,摩拜和ofo两家领头羊2017年预计投放的单车数量都超过了1000万辆,而市场份额排名第四的小蓝单车预计投放600万-800万辆单车,整个共享单车行业加起来超过3000万辆
短短一年多时间,共享单车在资本助推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全国各大城市扩张,盲目扩张也带来了一系列管理难题。在部分城市地区,共享单车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城市的负荷量,在无形之中导致非机动车道道路资源紧张,城市中心城区的非机动车停车位紧张,不仅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也给共享单车行业带来了政策监管风险
命运岔路口
对于排在第二梯队的共享单车创业者们,日子就显得更加难熬。2017年,资本已经不再追捧,鲜有融资消息传出;没有与领头羊相抗衡的自行车数量和用户体量,真可谓融得了资,未必生;融不了资,肯定死。资本市场冷静之后,激烈的行业洗牌在所难免。到底是休战,浴血奋战,还是转型合并?二线单车企业走到了决定命运的岔路口
4月18日,咨询机构Trustdata发布的《2017第一季度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用户监测报告》显示,摩拜和ofo的月活跃用户量已经达到千万级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