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滴注联合物理治疗对驻陕某部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docVIP

骶管滴注联合物理治疗对驻陕某部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骶管滴注联合物理治疗对驻陕某部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骶管滴注联合物理治疗对驻陕某部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骶管滴注疗法联合物理治疗对驻陕某部基层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部一线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有肢体疼痛、麻木症状)50例,其中男42例,女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实验组25例。对照组采用骶管滴注疗法治疗,实验组在上述骶管滴注疗法的基础上联合超短波、中频电疗和腰椎牵引等物理治疗。治疗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肢体疼痛、麻木情况进行评定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我部一线官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有肢体疼痛、麻木症状)50例,其中男42例,女8例,患者平均年龄(37.20±15.33)岁 1.1.1诊断标准 ①有腰部外伤 、慢性劳损史,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②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腰部活动受限;③腰痛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向臀部及下肢放射,咳嗽、喷嚏或用力诱使疼痛加重;④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过敏或减退;⑥患侧下肢肌力减退、肌肉萎缩;⑦患侧下肢膝 、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⑧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消失或脊柱侧弯;⑨CT 或MRI检查有椎间盘突出;⑩X线检查提示:脊柱侧弯、腰椎生理曲度改变,病变椎间盘变窄,相邻椎体边缘骨赘增生。其中前五项为诊断本病的必要条件,余为参考项 1.1.2入排标准 纳入标准:所选病例患者经规范、系统的专科检查,按照上述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体征和腰椎影像学检查相符,诊断明确。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禁忌理疗者;②游离型或重度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严重骨质疏松症者;③突出物严重钙化者;④曾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者;⑤合并出血性疾病、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及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⑥有明确手术指征者 1.2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实验组25例。对照组采用骶管滴注疗法治疗,实验组在上述骶管滴注疗法的基础上联合超短波、中频电疗和腰椎牵引等物理治疗。具体如下: 1.2.1骶管滴注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腰部垫高,显露骶尾部,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铺无菌巾单并局部麻醉,先用1%利多卡因5 ml行局部浸润麻醉及试验剂量后,以穿刺针沿骶裂孔中线与皮肤面成45°角刺入骶裂孔,证实针头进入骶管内后改侧卧位并开始缓慢滴注药液,药液组成为:0.9%氯化钠250 ml+ 维生素B6 400 mg + 维生素B12 2000 μg+地塞米松10 mg+臭氧10 ml,在无不良反应的前提下,输注1 次/月,3次为1个疗程 1.2.2超短波治疗 超短波治疗应用LDT.CD31型落地式超短波治疗机,波长6.7 m,输出功率为100~120 W(微热量),采用中方极,患者取平卧位,将两个电极对置于腰椎棘突两侧,间隔2~3 cm,1 次/d,20 min/次,疗程4 w 1.2.3中频电治疗 采用J48A型电脑中频治疗仪,将两组电极交叉放置于患侧腰椎旁与患侧臀部及下肢压痛点处,采用止痛处方,耐受域,1 次/d,治疗20 min/次,疗程4 w 1.2.4腰椎牵引治疗 采用TM-300型电脑牵引床。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上腰椎突出采用平卧位,下腰椎突出采用屈髋屈膝位,采用间歇牵引模式,首次重量为体重的30%开始,逐渐递增,最大重量不超过体重的80%,牵引持续时间40 s,间歇时间10 s,速度1/2,间歇期牵引力5 kg,1 次/d,牵引20min/次,疗程4 w 1.3观察指标 1.3.1 VAS评分 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VAS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定患者的疼痛感 1.3.2麻木感改善有效率 麻木感分级:无;轻(偶有);中(持续存在但注意力分散后不明显);重(一般情况都持续存在)。治疗效果评价:①显效:分级下降2个;②有效:分级下降1个;③无效:级别无下降或上升。麻木感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3疗效改善率 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中的“腰椎JOA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该标准主要从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生活能力(ADL)和膀胱功能4个方面进行评价,评分0~29分。疗效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治疗前评分)]×100%。根据治疗前后评分计算改善率,改善率可反映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的改善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评价:①改善率100%为治愈;②60%为显效;③25%~60%为有效;④0.05)。实验组采用联合治疗后,与对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