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环境卫生.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动环境卫生

运动环境卫生 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因子、人为因子以及各类因子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所以环境是最宝贵的资源。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所有客观外界条件的总和。它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组成。两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体。人体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又相互对立。研究环境与人体的关系,阐明它们相互作用的规律,科学地保护环境,改造环境、利用环境,从而消除、避免或控制某些环境因素对人体的致害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一﹑冷热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在寒冷环境中运动时,往往给机体带来些不利因素,如机体散热增加,周围血管收缩至皮肤和皮下组织血流量减少,肌肉的粘滞性增加等。这些不利因素会影响某些运动技能的发挥(如投掷、抓握器械等),甚至发生运动性疾病(如冻伤等)和运动损伤,但对寒冷已习惯的冰雪项目运动员则影响较小。因为不间断或反复在寒冷环境中进行身体训练,可以改善神经末梢循环功能,增强机体的耐寒能力。 在热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可能因大量出汗、体液丢失而出现循环血量下降,导致运动能力下降,甚至诱发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高热中暑等。若反复地在高温气候中进行体育锻炼或训练,则身体会逐渐适应这种热环境,并提高对炎热的耐受能力,出现热习服的适应状态(如外周导热能力增强,血浆量增多,安静和运动时心率减慢,每搏心输出量逐渐增加对热习服的生理性调节)因此,一方面要尽量避免在过热环境中进行比赛,如马拉松比赛最适宜的气温是18℃左右;另一方面要对耐力项目的运动员和某些在环境中进行比赛的运动员,赛前7—12天应开始进行热适应训练,以保证比赛时运动水平的发挥。 二﹑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研究表明,高原训练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是高原的低氧环境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人体通过对高原环境的适应后,逐渐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强红细胞的携氧能力,身体对缺氧产生了适应,达到高原习服,因此高原习服的实际作用,在于逐渐改善耐力项目和人体长时间运动的能力。生长在平原地区的运动员进入高原地区后(如海拔2240m高的云南多巴地区训练基地)因全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低(多巴地区在6℃左右),在缺氧的刺激下,前几天呼吸频率要加快2—4次/min,心率加快10—20次/min,运动能力下降5%一20%,常出现气喘、胸闷、头昏、口干、喉等不适现象,经3—5天适应性训练后即逐渐消失。再经1—2周训练后,反应他们耐久力的生理、生化指标比高原训练前均可产生明显的变化。 第二节 运动建筑设备卫生 一﹑运动建筑设备的一般卫生要求 运动建筑设备的一般卫生要求,包括运动场馆修建时位置的选择、座落方向、采光与照明、通风、采暖与降温。 位置的选择要合理,注意避开环境污染区,要交通方便,利于洋众进行体育活动,便于绿化,靠近水源。 座落方向,室外运动场的方位最好是长轴与子午线平行(正南北方向)或长轴与主导风向垂直。室内场馆,利用自然采光时,最好座北朝南;若采用人工照明,则一般不考虑其座落方向。 采光与照明,可分为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自然采光是指白天利用窗户射入室内场馆的自然光线,其评定指标为采光系数和自然照度系数。采光系数即窗户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的比例,其标准是1:3—1:5。自然照度系数即指在散射光线条件下,室内照度与室外照度的百分比(用照度计测量),系数越大,光线越好。人工照明系指利用电灯照明。人工照明的卫生要求是光线必须充足,室内照度不能小于50Lx,且光线均匀、不闪烁、不眩目刺眼、不产生浓影、不污染空气、不显著提高湿度,放射光谱最好接近日光光谱。 通风,运动建筑物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排出室内污浊的空气,保持室内空气卫生。可采用门、窗、通风孔或风扇、空调等方法。 采暖与降温,建筑物的采暖、降温设备应尽量保证室内有适宜的气温(23—25℃),并保证室内各处室温相对均匀、稳定(温差不超过2—2.5℃)。我国东、南、西、北、中,自然气候差异很大,采暖与降温的方法应尽量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 二﹑室外运动场地与设备的卫生要求 1.田径场 田径场应首先考虑合理布局,既要考虑每个项目有足够的合乎规格的场地,又要考虑教学、训练和比赛的方便。田径场的跑道应平整结实,富有弹性、无浮土,晴天保持一定的湿度,雨天应便于雨水的渗透,防止积水。应有100m以上的直线跑道。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全天候跑道。跳跃场地的助跑道卫生要求除同于跑

文档评论(0)

aqlsxc661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